民族团结政策常识ppt

2022-09-06 综合 86阅读 投稿:残花月

1.民族政策常识

什么是民族政策?

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2.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它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第二,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从内容来看,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当然,就实质而言,民族团结是有特定内容的团结,主要是各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的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

第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 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祖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我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3.民族政策常识有哪些

一、民族平等政策 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

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意义) (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3)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4.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5、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政府方面: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

公民(青少年)方面: 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人口的多少和分布范围的大小,设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最大限度地保证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充分行使自治权,以实现民族平等。 3.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 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经历了实践、确立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1)实践阶段。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了一些自治政权,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1947年5月1日,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2)确立阶段。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义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宣布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指导原则和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

4.民族常识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一课的教案

《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观点。

过程与能力:能认识到克服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以及尊重少数民族分俗习惯对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态度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导入新课】:新疆班学生庆祝古尔邦节录象

一、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板书)

1、维护民族团结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安全,有利于领土完整。

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维护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板书)

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具体要求)(板书)

1、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板书)

什么是大民族主义?

大民族主义:是指优势民族对弱势民族歧视 排斥或压制的思想和行为

什么是地方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是指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思想和行为

共同危害性:不利于民族团结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板书)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活动等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活动一:

知识竞猜:你知道下列服饰是哪个民族的?

通过知识竞猜的活动方式向学生介绍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和日常活动等方面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

活动二:

思考讨论:

第一、各民族形成不同风俗习惯的原因什么?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第二、对各民族风俗习惯我们应持什么态度,请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第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凝集着丰富的民族感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尊重其民族感情,反之,就是损害其民族感情。

第二、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

第三、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3、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板书)

宗教信仰和民族问题相联系

知识拓展(一):

在我国流传较广的五大宗教介绍

知识拓展(二):

在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流传的宗教

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宗教工作,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回顾课堂知识要点。

以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结束教学。

【教案说明】

本节课有两个特点:从教学目标看,知识与技能要求较低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较高;从学生情况看,学生对民族服饰饮食及宗教等知识有兴趣、对新疆班同学有好奇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为此设计了:

第一,播放新疆班学生庆祝古尔邦节录象,使学生了解新疆班学生的活动及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第二,收集和展示了各民族艳丽多姿的服饰和重要活动的一些场面,使学生从情感上通过了解去接受、认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第三,讨论题“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应持什么态度,为什么?”的设计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必要性。第四,有关宗教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认识。

5.关于民族团结的知识

男,蒙古族,1960年出生,中共党员,**县塔哈其乡的乡长.泽尔克太是一位开拓意识强,敢想敢干,脚踏实地的干部.他曾经担任过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和硕县驻乌办事处主任、支油办主任等职.1996年4月,在塔哈其乡第十二届人代会上当选为该乡第八任乡长,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善于团结同志而著称.曾多次受到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1998年在巴州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荣获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999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舍小家为大家 上下求索只为民 泽尔克太同志是一位 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与养育他的这方热土和各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担任乡长以后,泽尔克太同志把全乡一万多各族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化作精神动力,全身心投入到带领各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工作中.为了早日实现乡人代会提出的“稳粮增棉、发展大棚、赶着牛羊奔小康”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各项奋斗目标,泽尔克太同志把自己完全“浸”到了田间地头,他认为:土地是农民的第一生命线,不了解土地就等于不了解农民.为此,每天他早出晚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足迹遍及全乡农业生产的各个角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遍了村村组组,对全乡3.2万亩耕地情况了如指掌,并在农业生产中适时提出农业种植产业化结构合理的可行性计划,为逐年增加农牧民收入探索出了一条捷径.每一户农牧民家留下了他不倦的身影,每一块条田留下了他勤奋敬业、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的足迹.他常常放弃了休息日,虽然离家只有十几公里,但他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家中的一切全交给了爱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泽尔克太同志不仅掌握了塔哈其乡农牧业生产状况,而且与各族农牧民成了知心朋友,特别是在防洪抢险,兴修水利上为各族农牧民兄弟所称道. 1996年7月,刚任职三个月的泽尔克太同志就遇到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肆虐的洪水冲毁了丰收在望的庄稼、冲塌了大量民房,为了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泽乡长连续五天五夜不休息,战斗在抗洪第一线,与大家一起疏洪水、筑堤坝.在他的带领下,全乡形成了上下一致,奋力抗洪的感人场面.洪水过后,安置灾民,组织灾民进行生产自救,又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于是他及时组织、安排灾民抓紧夏播的救助.复播完毕,他又组织村民进行修复水利设施,重建家园工作.入冬前,重建家园工作圆满结束,19户灾民喜迁新居,灾民安全越冬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那次洪水灾害给塔哈其造成上千万元的损失,痛定思痛,泽乡长从中得到了启示,提出了“365天、364天防洪,只留一天抗洪”的口号.1996年冬天,塔哈其乡村一片繁忙景象,泽乡长带领全乡干部、村民冒着寒冷的北风修筑防洪坝17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4处,修复引水渠12公里,保证来年农牧业生产.抗洪救灾是一次让人惊心动魄的考验,泽乡长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在党旗下“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泽尔克太同志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心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心,他就是用这种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农民,以辛勤耕耘这片故土的实际行动为保卫家乡、建设家园谱写了一首通俗歌曲.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作为一乡之长,泽尔克太同志深知肩上的责任.塔哈其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又是严重缺水、易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乡.为改变旱情他同领导班子其他战员一起经多方考察论证,提出了修建全防渗灌溉引水工程的设想,这一设想如果实现,水的利用率可以提高90%,可 新增灌溉面积15000亩,每年可节约水费70万元,五年即可节省出一条修渠的资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这项工程需投资360万元.为尽快把这条造福塔哈其乡各族群众的引水工程付诸实施,他与乡党委书记一起,一面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一面跑项目、跑资金、跑机械.为完成8.9公里干渠的挖方任务,他与西北石油管道局协商使西北石油管道局无偿承担了7万方的挖方工程,节约资金45万元.修筑浆砌石需大量水泥,凭着深厚的军地情谊,他到驻 军89800部队后勤部水泥厂联系赊销水泥2600吨,保证了工程如期进行.由于宣传动员工作做的比较好,塔哈其乡的各族群众积极投入到拉运砂石料的工作中,泽尔克太 更是奔波在工程第一线,饿了吃一口自带的干粮,渴了掬一捧施工的凉水,累了坐在工地上休息一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看到泽乡长为了塔哈其父老乡亲的事,不辞辛苦,日夜操劳,个个感动不已,主动请求为兴修水利设施出义务工,在泽乡长的动员组织下,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克尔古提堵洪坝的艰巨工程,既扼制了肆虐的洪水,又保证了引水畅通.待8.9公里水渠完工,泽乡长不仅晒得黝黑,而且瘦了一大圈,如果不认识他的人见了他决不会与乡长划等号.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在2002年春小麦灌溉之前终于开闸放水,望着那清澈的渠水湍急而下,大家欢呼雀跃,一个个 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泽乡长更是感慨万千. 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科田,使农牧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泽尔克太。

6.学习《民族政策常识的好处》

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翻身解放;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确认五十六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和考验,我国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党的民族政策,既全面考虑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全面考虑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也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因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科学依据,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和心血,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到党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只有在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健康发展,民族团结就不断巩固;凡是民族政策执行得不好的时候,民族关系就遭遇波折,民族团结就受到破坏。

7.我要民族团结的资料

刚自己班上用的!!!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丰富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二、活动内容:

1、“祖国万岁”歌咏比赛:紧紧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展“祖国万岁”歌曲学唱活动。

2、“民族团结知识”宣传:进行民族团结知识的宣传和学习:

①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②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③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④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⑤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3、“民族团结知识”主题班会内容:正确认识我国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团结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8.初三政治关于民族政策常识的题

(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2)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 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3)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体现社会文明状态的一重要标志,也体现了民主和人权的平等。

创建和谐社会,就要促进各族团结,保持民族差异性和民族平等,如此才能使民族团结与进步。

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政策常识ppt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