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识

2022-04-22 综合 86阅读 投稿:氧气

1.古汉语常识

古 汉 语 常 识 (为文言翻译10分题下细功夫!)一、古今异义词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 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3. 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 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 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9. 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

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

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43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4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45辛苦:古,辛酸斯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6侥幸: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47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8少年:古,青年,如"吾与当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49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50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51错置:古,相互交错,如"嘉木异石错置";今,放错了地方。

52牢笼: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53同归: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4形容:古,形体。

2.古汉语常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

由于这种功能是临时性的,离开了这种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发展到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就很少了。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是名词,朝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是动词“朝拜”。

词的兼类是词义引伸的结果,是一个词所固有的。词类活用是一个词的临时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上农》 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左传•哀公十六年》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史记•商君列传》 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聊斋志异.妖术》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韩愈《原道》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报任安书》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庄子•盗跖》 三、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施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这种词类活用现象。

译为“使(让,叫)……。” 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是名词的使动用,齐威王想让孙膑作将。“作将”这个行为不是齐威王所发出的,而是齐威王让孙膑发出的。

使动句与一般的主谓宾句式不一致。一般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使动句中宾语却是动作的发出者;一般句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使动句中谓语却是陈述宾语的。

使动句翻译为主使宾动。使动用法,它用的是述宾短语的形式表达的是兼语式的内容。

但它又与兼语式不一,兼语式中要出现使令性动词:使、令、命等。使动句中无。

使动用法中,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动词、数词活用而来。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 《韩非子•问田》 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专有名词、名词性的词组也能活用为使动词。如: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作谓语的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向发出动作。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史记.苏秦列传》 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 《韩非子•外右上》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诗经•小雅•斯干》 名词用作使动词,其后宾语也有省略的。 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同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是使动词,无形式上的区别。 智伯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让背其主而臣智伯。

《淮南子•主术》 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 《韩非子•五蠹》 (三)动词的使动用 主语使宾语产生谓语动词所具有的行为或动作,其中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最为常见。

如: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淮阴侯列传》 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 贾谊《治安策》 予,天下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孟子•万下》 (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也?” 《战国策•赵策四》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 《国语•周语下》 1、使动双宾语 动词的使动用,不仅可以带一个宾语,还可带两个宾语,一个宾语指人,一个指物。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3.古代文学常识

一、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员。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三、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四、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4.请问古代汉语有哪些文学常识

1、诗书:《诗经》、《尚书》2、风骚:《诗经》、《楚辞》。

《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文学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极大,故常以“风骚”并举,分别指代《诗经》、《楚辞》。3、屈宋:屈原和宋玉。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云:屈宋逸步,莫之能追。4、先秦三史传:《左传》、《国语》、《战国策》5、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6、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8、三玄:《庄子》、《老子》、《周易》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0、蒙子三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10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1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12、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赋)、司马迁(散文)13、班马:司马迁、班固14、三曹:汉魏间的曹操、曹丕、曹植。

他们的诗作继承了《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气魄宏伟,慷慨悲凉。15、建安七子:汉末时期作家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禹、应玚、刘桢。

16、竹林七贤:魏晋时期作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17、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8、王孟:唐王维和孟浩然。

田园诗人。19、高岑:唐高适和岑参。

边塞诗人。20、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

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21、三苏:北宋文学家苏轼、苏洵、苏辙三父子。

22、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均出于苏轼门下。2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4、元曲四大爱情悲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25、元代四大戏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26、十大古典喜剧: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郑廷玉《看钱奴》;白朴《墙头马上》;康进之《李逵负荆》;吴炳《绿牡丹》;施君美《幽闺记》;康海《中山狼》;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27、十大古典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纪君祥《赵氏孤儿》;冯梦龙《精忠旗》;李玉《清忠谱》;孔尚任《桃花扇》;马致远《汉宫秋》;高则成《琵琶记》;刘东生《娇红记》;洪升《长生殿》;方成培《雷峰塔》28、明代三大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29、清代三大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3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

5.古汉语常识

古 汉 语 常 识 (为文言翻译10分题下细功夫!)一、古今异义词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 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3. 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 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 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9. 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

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

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43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4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45辛苦:古,辛酸斯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6侥幸: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47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8少年:古,青年,如"吾与当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49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50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51错置:古,相互交错,如"嘉木异石错置";今,放错了地方。

52牢笼: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53同归: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4形容:古,形体容貌,名。

6.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第一编 先秦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2643336学(36学时)概况(1学时) 1、先秦文学的范围。

2、我国文学的开端;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神话是中华民族童年的百科全书,我国文学遗产的最早珍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作为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无论在文学表现的对象和手法上均有开创的意义。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散文的兴盛。

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佳作如林,名家辈出,为我国散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以《离骚》为代表的优秀诗篇,充满崇高的思想情操,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思考题:先秦文学的概况如何?第一章 上古神话(2学时) 1、神话与神话的产生。神话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及思维能力有密切关系;神话产生的途径通常包括劳动生产和宗教活动两个方面。 2、神话的内容。

我国古代神话是非常丰富的,种类也十分齐全,诸如宇宙生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洪水神话,以及各种有关神格种类、习性、形态等描绘性神话,一应俱全。 3、神话的艺术及其民族特色。

上古神话是原始人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它用夸张幻想的手段表达原始人对自然、社会的理解和想象。我国神话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内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表现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追求,赞颂一往无前的献身行为,具有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艺术上色彩浓郁,富于幻想。

4、神话的意义和影响。思考题:1、上古神话的内容及特征如何? 2、上古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如何?第二章 周代诗歌与《诗经》(13学时) 1、古谣谚、咒语与周诗的形成。

在《诗经》之前,我国古代诗歌已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古谣谚及古咒语是早期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也是周代诗歌的前驱。周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大繁荣的时期,除《诗经》外,保留在《周易》、《左传》等书中的诗歌也为数不少,可与《诗经》相比勘。

2、《诗经》的体制与编纂。《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

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诗三百篇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东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

其中有的是民歌,也有一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创作,绝大部分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诗经》的收集整理,过去有种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献诗之说、采诗之诗及孔子删诗之说三种。

今人多以为《诗经》的汇集成编,大约是由朝廷及地方诸侯及乐师共同完成。《诗经》在先秦只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以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3、《诗经》分类概述。①周部族史诗;②政治讽刺诗;③赋役诗;④农事诗;⑤情诗;⑥杂事诗。

《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反映,周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情感均在《诗经》中有所印证。其中有的篇目展示了周人成长的历史;有的表现贵族、士大夫、小吏、百姓、甚至是奴隶对社会政治的忧虑或不满;有的表现贵族礼制生活及燕享酬酢、节日庆典;有的表现小国与小吏不堪驱使、抨击劳逸不均的社会现实;有的展现周人农业生产的情况;有的表现爱情与家庭婚姻的甜蜜或不幸;有的描写了周代妇女遭弃的社会问题;有的反映出家庭宗族及朋友的关系与友情。

总之,《诗经》多方面地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 4、《诗经》的艺术成就。

①《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及手法;②叙事、说理、抒情、写景、议论诸体兼备的艺术手段;③《诗经》的句式与章法;④《诗经》的语言艺术;⑤《诗经》的赋比兴手法。思考题:1、何为六义、四始、毛诗、四家诗、变风变雅? 2、《诗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4、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在《诗经》中有何具体体现?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5学时)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基础。

社会大变革;思想文化领域的新空气;社会发展对史书体例的新要求。 2、殷商至春秋时期的历史散文。

甲骨文、金文为古代散文体制的起源;《周易》为占卜之书,其中也表现了一定的历史内容;《尚书》为最早的记言体的史书;《春秋》是最早的编年体历史大事记。 3、《左传》。

《左传》的作者;《左传》的体例与内容;《左传》的艺术:《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它叙事注重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长于写战争,特别是城濮之战、鞌之战、肴之战、长勺之战,都记述得脉胳连贯,首尾完整而又变化多端,有声有色。《左传》尤其善于写行人辞令。

4、《国语》。《国语》的体例及内容;《国语》的艺术:《国语》的成就远不如《左传》,不过其中也有写得对话风趣、故事生动、人物性格刻划得较为细致的出色篇章。

5、《战国策》。《战国策》的体例;《战国策》的成书过程;《战国策》的内容与艺术:《战国策》所反映的是战国纵横家的思想,所。

7.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一、建安文学基础: 1、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

他诗歌创作 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现统一天下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气派。

《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现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慕,《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曹操积极进取精神。 2、曹操是建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

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不少优秀之作,他学习汉乐府,但又有自己的风格。 3、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了文学专论,他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

4、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线, 5、曹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有描写游侠少年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的《白马篇》,其中“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集中表现了少年的爱国精神;鼓励朋友建功立业的《赠徐干》;在思妇身上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闷的《七哀》;描写一个少年斩断罗网,拯救一只黄雀的故事的《野田黄雀行》;描写海边人民贫困生活的《泰山梁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恼寄托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钟嵘称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6、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之称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7、“七子”的诗歌创作中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的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诗》其一,其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不的苦难。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等;抒写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代表作是刘桢的《赠从弟》三首等。

8、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最可信的是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愤诗》。

第二、正始西晋文学基础 1、正始文学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学,此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2、嵇康的散文代表是《与山巨源绝交书》,诗歌的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十八首;阮籍主要的诗歌创作是八十二首《咏怀诗》,最著名的散文是《大人先生传》。

3、阮籍的《咏怀传》在运用王言诗抒情和讽谕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表现了自己的孤独苦闷,给处于黑暗统治下的进步作家开拓了一条写作政治抒情诗的道路,《诗品》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概括的就是阮籍的诗风。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

4、晋武帝太康前后的“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导的是张华、张协、陆机、潘尼、潘岳、左思,他们是太康时期著名的诗人。 5、太康文学创作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追求词藻华美和对偶工整。

刘勰所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就是太康文学。 6、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是陆机,与之齐名的作家是潘岳,还有张华张协等。

7、陆机的代表作有模仿《古诗十九首》的《拟古诗》十二首,描写行旅生活的《赴洛道中作》;潘岳的名作是《悼亡诗》三首。 8、左思是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有“左思风力”之称。

9、左思的代表作有《咏史》八首,作品采用了典故,运用了对比等手法,如“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即是对比,“涧底松”和“山上苗”即是比喻寒门知识分子和士族子弟,又是用对比反映寒门知识分子与世族门阀的矛盾。此外,《招隐》《娇女诗》《三都赋》都是他的名作。

10、刘琨的代表作是《扶风歌》,他是著我的爱国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是《洲仙诗》十四首,他是一位玄言诗人,《诗品序》中“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即是对玄言诗的批评。

第三、陶渊明基础: 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谥号“靖节征士”,因其曾作过彭泽令,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陶彭泽,他辞去彭泽令后,过着“晨兴埋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生活。 2、陶渊明的诗可以分成两类: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他的散文辞的名篇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等。 3、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一部分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代表作有《归田园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等;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如《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等;还有一小部分反映了农村凋蔽和自己的穷困生活,如《归田园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是他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 4、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

8.古代文学知识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我国古代的兵书有很多,其中《武经七书》将《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还有其他的著名兵书:《鬼谷子》,《阴符经》,《孙膑兵法》,《三十六计》等等。

9.请问古代汉语有哪些文学常识

1、诗书:《诗经》、《尚书》

2、风骚:《诗经》、《楚辞》。《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文学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极大,故常以“风骚”并举,分别指代《诗经》、《楚辞》。

3、屈宋:屈原和宋玉。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云: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4、先秦三史传:《左传》、《国语》、《战国策》

5、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6、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8、三玄:《庄子》、《老子》、《周易》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蒙子三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0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1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12、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赋)、司马迁(散文)

13、班马:司马迁、班固

14、三曹:汉魏间的曹操、曹丕、曹植。他们的诗作继承了《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气魄宏伟,慷慨悲凉。

15、建安七子:汉末时期作家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禹、应玚、刘桢。

16、竹林七贤:魏晋时期作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

17、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8、王孟:唐王维和孟浩然。田园诗人。

19、高岑:唐高适和岑参。边塞诗人。

20、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

21、三苏:北宋文学家苏轼、苏洵、苏辙三父子。

22、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均出于苏轼门下。

2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4、元曲四大爱情悲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25、元代四大戏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26、十大古典喜剧: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郑廷玉《看钱奴》;白朴《墙头马上》;康进之《李逵负荆》;吴炳《绿牡丹》;施君美《幽闺记》;康海《中山狼》;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

27、十大古典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纪君祥《赵氏孤儿》;冯梦龙《精忠旗》;李玉《清忠谱》;孔尚任《桃花扇》;马致远《汉宫秋》;高则成《琵琶记》;刘东生《娇红记》;洪升《长生殿》;方成培《雷峰塔》

28、明代三大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

29、清代三大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3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

10.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华古代诗词文化,源于祭辞,萌于民谣,兴于咏志。可惜,现存最早文字辑录诗集仅有《诗经》。继春秋至战国衍为骚体,古雅深邃,乃先秦诗文化独秀一枝。秦亡而汉,乐府兴,诗苑万象更新。入于魏,五言腾踊,尤见“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创建辉煌。魏晋之交,有“竹林七贤”;西晋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东晋更有陶翁。此期间诗歌境界与视野得以拓宽,咏唱愈加脍炙人口。沧海桑田,岁月交至南北朝之宋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已不一而足,“大小谢”“七言之祖”“竟陵八友”脱颖而出,田园诗、山水

诗,清逸峻秀,齐梁体堪称独占唐前春色。大唐盛世,亦为诗之盛世;诗律之工,音韵之秀,炼句之缜密,意境之旷远,实为登峰造极!然虽有“诗圣”冠于李杜,犹有群星灿然于千古!诗余有词,南北朝时已见其零星草色,晚唐兴于教坊,至于大宋,竟逐渐跳脱弦指之间而成跌宕之咏,可谓独领诗史风骚!词较于诗,其伸展转承有余,更见抒情遣怀之酣畅。两宋之时,词人千家,而晏柳苏辛,拔高耸之标。另谈及词牌格律千余,实乃前人不古,后人每每作茧自缚,遂成填词之风。诗词演绎于元明,日益迎合民间文娱需求,于是,“街市小令”“村坊小调”勃然而兴,终绽放出一代曲赋奇葩。有云:唐后无诗,宋后无词。概以为,此乃诗词境界广义之论;就其狭义而论,未必尽然。明代高启诗,上有汉魏之高亢,下有唐宋之俊秀,颇具承前启后之范。叹青丘,文惹忌讳,险人弄谗,值壮年时罹患腰斩。与其说“唐后无诗”,毋宁说“文字狱”兴焉,而后无诗。至于清代,诗人也众,诗卷也浩繁,但多熏于附庸浮滑之气而欠失品格,故精品传遗者不啻凤毛麟角。乾隆诗万余,未见一二传咏,夫何足论哉!然 风韵气节可景仰者,还属龚自珍、板桥诸人。

古汉语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