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合理用药常识调查报告

2022-01-1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怪比

1.我想找份跟医药有关的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2.家庭日常用药调查报告

第一,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必须考虑农村地区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二,虽然合作医疗能否恢复不取决于是否存在集体经济组织,但社区前公共资财的确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三,在农户分散经营后,在社区的再合作、再组织基础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同样是合作医疗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第四,医疗保险组织的信誉是实施农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农村医疗保障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和农村医疗保健制度两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主要形式。然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几起几落,时至今日,大部分地区的合作医疗已走向衰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可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一系列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直为政府、农民和研究者所关注。人们从筹资能力、筹资水平、支付方式、费用分担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对于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还有必要听一听直接受益者——农民的想法。为此,我们对山西省闻喜县8个村的60多位农民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普通农民、村干部、乡村医生。访谈对象大部分在40岁以上,40岁至60岁的人占了一半左右。根据访谈录音,整理成45份访谈记录。本报告是对访谈记录的初步分析。闻喜县背景情况 闻喜县属于革命老区,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个严重贫水的农业县。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1990年闻喜县被国家列入八五期间新增贫困县。 农民访谈综述 1、家庭经济: 农民家庭仍以粮食种植为主,同时种植蔬菜、药材、果树或从事养殖等。家庭成员中有兼业或脱离农业从事其它职业的,其中有在乡、村企业或私人企业上班的,有自己开店的,有外出打工的。农民虽仍旧以土地为生,但是粮食种植的收成仅是为了交公粮和自己家庭的食品消费,有的家庭粮食不够吃,还要从市场上购买一部分,大部分农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要依*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或从事其它行业的劳动获得。 2、疾病模式: 农民认为由于粮食、蔬菜农药使用过量,村办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农村中恶性肿瘤发病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增加。 3、家庭保障: 老年农民是依*家庭保障度过晚年的,通常由家庭中已成家自立门户的子女为老人提供粮食、蔬菜等实物或提供外出工作挣来的现金来解决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老人的疾病治疗费用一般也由子女分摊。 通常农民家庭表现出对孩子的病比对老人的病重视。如果子女孝顺就会为老人花钱治病,子女不孝顺的就不肯为老人治病,有的老人对乡村医生说“娃不给钱”,就不治了。一般对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肯花大钱治病,对小孩子的病也要想办法治疗。 农民家庭中患大病者的治疗费用*家庭积蓄支付,同时依*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兄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或向亲戚、村里与其关系好的人借债解决。 4、医疗服务: 很多村里都有多个医疗点,包括政府承认的集体卫生所、批准的私人诊所和未经批准的私人诊所。 60年代培训的老乡村医生仍在农村发挥作用;当前由于一些传统治疗方法不赚钱,乡村医生不愿意采用传统的诸如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无力支付药费的贫困家庭,乡村医生又往往允许其常年拖欠医药费用或给予减免。 5、就医行为: 农民在村、镇的卫生所和个体诊所就医是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医生,其选择标准一般是对小伤小病的治疗效果好,费用相对便宜,服务态度好。 农民的小伤小病在村里治疗,图的是方便、便宜,慢性病的常规用药一般是到药价便宜的诊所或药材公司批发购药。农民得了大病或较疑难的病,常常是在本县或地区范围的大医院、私人诊所等处寻求治疗,也有到省会城市或相临外省的大城市求医的。 单方、验方和土方在四、五十岁以上的农民中还有流传,年轻人则完全从医疗点或药店购药,并倾向服用各种新药。游医、药贩在乡间活动较多,农民难以鉴别真伪和药效的可*性,时常上当受骗。 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看法 1、希望获得医疗保障 对于看并吃药的问题,他们说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对感冒发烧、小伤小病的医疗费都能负担得起,但要花上万元的医疗费就困难了。如果得了大病,进大医院就要花掉多年的积蓄,甚至*借债看玻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费用增长较大,当前农民确实面临着大病经济负担的风险。对于闻喜县的农民来说,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避免医疗费用风险

3.求2000字的调查报告

呵呵,抄了篇医院医药收费调查报告 为了解医疗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患者的呼声,更好地依法履行消费者协会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职责,进一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促进医疗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消费者协会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于2000年8月,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方式在北京市城区联合开展了“医疗收费明明白白”调查,调查总样本量595份。

调查针对有过多次就医体验的城镇居民。其结果如下: 一、八成半患者对医疗收费不满意,“看病贵”和“医疗收费缺乏透明度”是引起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调查表明,高达85.1%的患者对医疗收费“不满意”或者“极不满意”,而对医疗收费表示“满意”的患者仅占1.3%,说明患者对医疗收费不满意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成为影响医疗单位与患者关系、阻碍医疗制度改革的一大障碍。引起患者对医疗收费不满意的原因集中表现在“看病贵”和“医疗收费缺乏透明度”两个方面。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前者比后者高出20个百分点。各医疗单位在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的同时,更应该把目光放到医疗价格方面,千方百计把医疗收费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增强患者对医疗市场的信心。

目前,全国许多家医院在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本次调查显示,仍有七成患者认为“医疗收费缺乏透明度”。医疗收费缺乏透明度的表现多种多样,有“药品不明码标价,药方不逐条划价”、“化验、检查、治疗费用不明码标价”、“治疗费用具体内容不详”、“住院费用不列明细账目”、“医疗收费标准没在医院显著位置明示”等。

另外,有81%的患者呼吁“在住院以前,希望院方能预先告知大概要花多少钱”。 二、“药价高”、“检查费高”是造成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调查中发现,在认为“看病贵”的患者中,有83.7%的人认为“药费高”,有61%的人认为“检查费高”,排在前两位。而为“手术费高”和“挂号费高”的比例最低,说明患者对合理降低药费和检查费的呼声很高,同时对手术费、挂号费等由医生技术带来的收费,能够作出比较正确的认识。

三、“看病贵”成为阻碍百姓求医问药的一大障碍。 调查表明:为了回避“看病贵”,有30.8%的患者选择“自己诊断,自己买药”,有28.9%的患者选择“到药店咨询并买药”,这些现象说明由于“看病贵”,造成近1/3的患者离开医院,而选择一种不安全的、甚至可以说比较危险的治病方式。

另外,有1/3的患者选择了“托熟人找医生看病”和“在医院开药方,去药店买药”的解决方式,这说明在就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正常的现象。 四、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产生原因和解决途径尚需探讨。

调查表明,高达76.7%的患者到医院看感冒,医生经常开消炎药。据医学权威资料介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有70%—80%由病毒引起。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当抗菌药物。病毒感染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

这说明滥用抗生素等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是加重患者看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患者对价格知识、政策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欠缺。

调查显示:有88%的患者在看病时不清楚各项检查、化验和药品的价格;有81.9%的患者不知道《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具体内容。造成这种现象棱掸迟赶侏非虫石矗将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医疗机构在公开相关价格和政策标准方面缺乏透明度;二是有关管理部门在宣传上缺乏力度和广度;三是部分患者就医时处于一种被动地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当问及“您看病时被多收费,会采取哪些方式解决”时,有49.4%的患者表示“这种情况反正说不清楚,自己忍了”,而选择其它解决途径的比例均未超过1/3,表明广大患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缺乏寻求解决问题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六、医疗体制改革如箭在弦,医疗机构管理者应树立市场经济和竞争的观念。

更多医院正在转变为赢利性机构,走进市场经济,参与竞争,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将赋予患者更多的选择权。

然而,医疗收费不合理、不透明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夺了患者选择健康的权利,更大大削弱了医院的竞争能力。因此,现今的医疗机构管理者应努力改变患者对医疗安全和医疗收费不满意的现状,使患者能“安安全全看病,明明白白交费”。

值得欣喜的是,全国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始从“明明白白看病”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满足患者提出的质量高、费用低、收费透明的就医需求。哈尔滨市卫生局推行限制单病种收费额度及单病种辅助检查项目的“双单制”,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住院患者收费实行最低和最高额度限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在京率先推出单病种最高限价,超出部分由医院负担。北京市第四医院明示药品的品牌和价位,赋予患者选择用药的权利。

广西卫生厅已决定全区县以上医院从10月1日起,全部推行费用一日清单”制度,真正做到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化解医院同患者的矛盾。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74941663.html?si=1。

4.求助一篇社会实践报告内容是社会调查、打工经历、社区服务、宣传党

一)前言: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

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在这个时候团支布提供了参加实践活动的建议。

这是一种磨练,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机会真的是很难得。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的却不多。

理论加实践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感谢学校给我们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

实践的主题是进行相关的专业实践学习,主要内容有刷盘子、擦酒杯、上菜、收拾餐具等等。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基本情况以及工作体会: 我是通过熟人的介绍才找到的打工的机会。

第一天进去做事觉得感觉很奇怪,因为以前一直都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进的酒店,这次的身份却是一个服务生。呵呵,第一个感觉就是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

酒店的老板娘我认识,平常都叫她阿姨。人很和善,第一天来什么也不懂,她就叫了一个老生来教我们。

平常在酒店吃的时候不觉得,来工作的才知道酒店的工作还真不是盖的,每个细节都要弄好。我们第一天是试工,大家都在努力的学习,虽然说有点累,但我们每个同学都很积极、很投入,都感到很乐意,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嘛。

所以在那一天的时间里,虽然说有一点点累,但我们却都觉得挺充实的 先说说我在那里的工作情况吧:我们每天8点半上班一直到晚上9点半。我们没天的工作就是在客人来之前把房间弄干净,客人吃饭的时候,男生负责端菜而我们女生就负责上菜报菜名,帮客人倒酒、换餐盘之类的杂活。

在我看来最辛苦的,就是每次客人吃饭的时候你必须站在外面等候,一天下来腿跟腰都很痛,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受不了。虽然说顾客就是上帝,但有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些难缠的客人。

要么是过于挑剔,要么就是素质不是很高。记得有一次,老板娘说那天下午的一桌客人看起来都挺乡下的,叫我们看着别让他们把毛巾给带走了。

我刚开始一挺就觉得挺别扭的,乡下人又怎么了,怎么可以这样瞧不起人家呢?但是我到了那个房间,我刚给他们倒好茶,就那么一转身的功夫,桌上所有的毛巾都不见了,都到他们的口袋里去了。做为酒店也不好说什么。

所以服务生的工作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还是挺麻烦的。 因为这个原因,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感到有一点紧张,但越是紧张我就越必须鼓起勇气,因此慢慢的我就习惯了。

后来证明,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这给了我一个独立锻炼、独立挑战的机会。 (三)实践感悟以及心得体会 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这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

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现在举例如下: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让我认识很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

以前实践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

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 在社会实践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就像刚开始时我到饭店那样有一点胆怯,但后来是自信给了我勇气。

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 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缺乏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往往使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所以应该尝试着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

如有人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

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 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此次社会实践,真正地填补了我在课堂上所没能学到的空白,真正增长了我的社会交际经验。

一个人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但绝对不能没有社会交际的经验和能力,这也是我此次实践体会最深的一份心得。 (四)本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点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本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还欠佳,这还应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有待加强和学习。

第二,缺乏社会经验,在为人处事方面尚还不太成熟,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有时不得当。 虽然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仍有一些值得骄傲的闪光点的。

本人参加社会实践有着不畏困难的精神,敢于实践,对工作充满热情,细心真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认识到,在生活中吸取周围人的经验和阅历,掌握一些社会礼仪的技巧是极为必要的。

充分发扬本人自身的优点,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对将来充满信心,也为以。

5.有没有调查报告的例文

有一个男村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在碗里了,说他一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 一份近百万字的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即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杨凌区——中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这份调查报告是由106名博士,在集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调研上万农户的基础上精 心撰写而成的,调研方向包括农村基层政权、减负增收、医疗教育文化、退耕还林和打工者权益等近10个热点问题。”

5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常务副院长侯军岐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透露,“这份报告除公开出版外,还将呈送高层决策者。” 侯军岐已为这本即将出版的调查报告起了一个名字:《博士十策》。

“我们的博士通过与农民和基层官员面对面的交流,搜集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希望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为实现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此之前,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园艺等专业学科的106名博士,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派往陕西的农村。

这个被校方称为“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被博士们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 农民不是不愿意讲真话 谈到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的起因时,侯军岐说,“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缺少的不是理念和方法,而是第一手的基层情况。

解决‘三农问题’如同病人看病,病把握不准,再好的‘药方子’也没用。” 2月21日,筹备了半年之久的“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首批30名博士奔赴陕西的宝鸡、汉中、商洛和安康。

“以前关于三农问题只是一个观念,只是一个概念,这次下去之后,感觉到了责任。”在读博士王秀娟深有感触地告诉《了望东方周刊》,“虽然去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下去之后发现,一些农村的贫困现状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2月23日是农历的元宵节,王秀娟把带去的元宵和走访的村民一起煮着吃,“有一个男村民,吃着吃着眼泪就掉在碗里了,说他一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听得我们心里特别沉重,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博士们和村民同吃同住。

“我住在村长家,村长家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但没有多余的被子,我和村长媳妇盖一床被子。”王秀娟说。

陕西省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对这次“博士访三农”活动“感到非常惊喜”,“现在一些上级领导来农村视察情况,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农村有好多地方是需要步行才能到达的,但有几个领导能深入到这些地方去呢?顶多是车能开到哪儿就调研到哪里,会导致调研不够真实和全面。” 一个让万维勤感受深刻的事情是,“现在好多希望小学的选址都是在车能开到的地方,而真正在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深山里,希望小学却没有几个。”

“好多人有顾虑,担心我们的调查不会得到农民的配合。这是毫无道理的,农民是不敢向他的县官、乡官讲真话,而不是不愿意讲真话。”

侯军岐说。 “这次活动对帮助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助理巡视员梦熊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评价说。据了解,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对此次活动曾作出批示:这应该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调研活动,既可使政府从一个侧面了解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使博士们在实践中受到一次国情教育。

“这是一场求解‘三农’问题的民间实验。”华商报社执行总编辑孙晓冰认为。

此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由华商报社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策划,《华商报》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后税费时代的农村需求 “我们在调研途中,经常会被农民拦住,咨询一些问题,有好多农民还找到我们的住处问我们,问的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种植前景等,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博士生刘天军说。 让刘天军感到疑惑的是,每个县乡都设有农技站,但很多人什么也不懂,“我向农民发了1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份,73份显示农户很需要科技人员,但没有科技人员下去为他们服务。”

商洛市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元在听说“百名博士访三农”的活动后,专门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博士生到他的企业去看一看:“我们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总感觉力不从心,想请博士从更高更深层次指导。” 李元毫不隐讳地说,当地政府每年都有好多科技下乡的活动,“但大多是刷刷标语,或者在大街上摆个桌子宣传一下,流于形式。”

对此,柞水县瓦房口乡党委书记万维勤解释说:“乡镇干部的素质比较差,知识层次老化,信息落后,科技人员缺少,这些差异直接限制了经济发展。” 李元向《了望东方周刊》讲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真事:“某县农业局的一位领导对农业一窍不通,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这位领导十万火急地给各乡镇领导打电话质问,‘下这么大的雪,把麦苗冻死怎么办?你们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 “农村现在非常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农业税减免之后,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但现在好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把自己可以致富的土地放弃了,舍本求末,因为从土地上他们得不到更多的收益。如何利用科技增收,这是目前解决农民收入的一个瓶颈。”

《了望东方周刊》。

宣传合理用药常识调查报告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