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儿科护理常识

2023-03-06 综合 86阅读 投稿:枫叶羽

1.寒冷冬季要注意预防哪些儿科疾病

每年冬季,孩子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哮喘、过敏性紫癜等过敏性疾病,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喝水,适当进食梨水、蜂蜜水、菊花茶、莲菜、甘蔗等具有清热润燥作用的食物。

预防招数:屋里应当每天定时通风,使用加湿器保持适当的湿度,尽量让孩子少去人多、密闭的公共场合。 有哮喘和过敏性紫癜病史的孩子外出时要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和呼吸道感染。

在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儿童们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居住的环境要定时地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被褥要经常进行日晒等;防肺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地增减衣服,在家长的带领下,科学锻炼身体,使机体能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儿童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保证饮食的清洁,多饮开水等。 预防冬季儿童病,除了坚持体育锻炼、合理增减衣服、搞好室内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换气等基本措施外,姜医生还提供了以下一些特殊方法: 首先,做好预防接种。

儿童应按计划免疫程序全程预防接种,体弱儿童在冬季来临前,要注射当年生产的儿童流感疫苗。 其次,进行饮食预防。

儿童需按时就餐,营养要丰富而均衡,多喝汤食。在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寒冬时节,每天最好吃几瓣大蒜或几段大葱,这对预防流感有效;大葱浸泡液对预防百日咳有一定作用,此外,秋梨汤对防治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功效。

再次,要保持儿童居室适宜的温度和适度。 儿童居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流通,室温在22℃左右,相对湿度在45%至55%为宜。

儿童的睡眠应充足,饮食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杜绝彻夜玩游戏。 小贴示:可选用中药来预防。

在医生指导下,儿童可考虑选用麻杏石甘汤、上青龙汤、人参白虎汤、银黛菜等方剂加减,都有一定的疗效。 对病程较长者,可采用补脾益肺、化痰止咳法。

贯仲10克泡水当茶喝也能预防感冒等;板蓝根20克熬水当茶饮,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2.霜降养生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霜降时节 心血管疾病高发 霜降节气,气温降低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从而血压增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

对于高压病患者而言,如果不注意调节,就有可能引发脑中风、脑血栓等疾病。这是因为血压骤然升高,会使原本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脑出血,寒冷易使血黏度增高而致脑血栓。

此外,气温降低也诱发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一些不爱活动的老年人出现腿疼、肿胀,多数人会以为是受凉了,专家提醒,这可能是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的表现, 一旦出现胸闷、头昏、嗜睡及一侧肢体麻木症状时,应引起患者本人高度重视,及时去医院就诊。

3.霜降小儿容易的什么病

胃病

在此节气期间脾胃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所以此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易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也易被扰乱。

同时,霜降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及冬天外出,气温较低,且难免吞入一些冷空气,可以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

血管病

气温降低,一些不爱活动的老年人会出现腿疼、肿胀,多数人会以为是受凉了,其实这可能是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的表现。

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因其症状与关节炎相似,很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关节炎发作。不过如果伴有疼痛、发凉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最好去医院骨科和普外科检查一下。

这两种血管病都可能导致下肢氧供应不足、疼痛、下肢冰凉、颜色改变、感觉减退、溃疡或坏疽等。检查手段如下肢血管彩超、核磁共振等可以确诊。

关节炎

因为气温变得比较低,所以很多人都有受凉的情况,特别是本来就已经患上关节炎的朋友们,在这个时间更是非常痛苦,本来气温就很低,遇到下雨和刮风的天气更是病情加重。

大家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穿上一些厚衣服,好好的保护我们的关节部位,如果需要骑车的话,可以在佩戴上护膝之类的东西来进行防护。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出门晒晒太阳,进行一些锻炼,这样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疼痛。

4.谁能告诉我一些儿科保健常识

一、观察保健①口气②大小便③惊哭④胃口⑤流涎⑥皮肤二、家庭卫生保健①消毒碗筷,用品及衣服,环境清洁。

②不要到公共场所太多,不要接触公共物品。③家庭环境空气流通,保暖。

④经常接触适宜的阳光照射。⑤喂养不能过饥过饱。

⑥营养要均衡,食品要新鲜、熟透。 三、按摩保健在背部来回按压20~30次,早、晚各一次。

四、常用保健方案脾虚——健旺脾胃——白术防风粉穴位敷贴脾俞、胃俞肝火——清泄肝火——白芍灯芯煲瘦肉热后——滋养阴津——石斛煲瘦肉积滞——消积开胃——小儿积滞汤促发育——补脑益智——白术防风粉穴位贴肺尿黄:可用淡竹叶5克、灯芯花5扎煲水饮。 惊哭:可饮小儿积滞汤流涎:可健脾,炒白术5克煮粥或饭。

连吃两周。皮肤干燥:可吃燕窝或太子参煲瘦肉、太子参煲鸭肾、太子参煲猪横利或百合、沙参、玉竹煲汤饮。

太子参3岁以下用5克,3岁至6岁用10克。小儿积滞汤(注:用量3岁以下用5克,3岁至6岁用10克)太子参5~10克、伏苓5~10克、白术5~10克、甘草2~3克如果想让小孩开胃些可另加谷芽、麦芽各5克。

更开胃可再加山楂5~10克。去肝火可加鸡内金2克。

(3岁以下2克,3岁以上3~5克)。夏季预防中暑可加淡竹叶3~5克。

秋冬季可加防风3~5克。预防感冒在没有发烧的情况下,秋冬季可以冲小柴胡冲剂作保健药物,3岁以下服三分之一包,一日三次。

5.冬季宝宝要怎样护理呢

发热:退烧与“三护”并重 在冬天,看看儿科门诊的熙熙攘攘就知道了:哪儿来那么多发烧的孩子!其实,这与天气变化造成的感冒、气管炎乃至肺炎等感染性疾患增多有关。

此时家长能做的,第一就是配合大夫积极规范地治疗疾病,还有就是主动关注发烧的并发症,特别对体温在39℃以上的宝宝。 临床上不难看到这样的不幸孩子,他们的呼吸道感染性疾患治好了,却留下了失明或失聪甚至心脏受害等后遗症!遗憾之处就在于父母和大夫的心思几乎全用到了如何退烧方面去了,而忽视了“三护”。

护眼。一些孩子发烧时眼睛紧闭、眼屎增多,逐渐出现巩膜(白眼球)干燥,随后黑眼仁(医学上称为角膜)混浊、穿孔甚至失明。

原来在发高烧过程中,体内的养分消耗很大,特别是导致维生素A不足,加上细菌感染,巩膜就会因营养障碍而变得干燥,继续发展下去,整个眼球发白而混浊。 所以,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就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如用干净的毛巾擦净眼屎,再滴入一两滴眼药水,保护角膜不受细菌感染。 同时,给孩子多安排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餐点,如鸡蛋、牛奶、猪肝、胡萝卜、鱼类等。

此外,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即就医,以防止因角膜软化穿孔导致失明的恶果发生。 护耳。

发烧的孩子容易出现中耳炎的症状,因为人的咽部与中耳之间有一条通道(耳咽管)。 孩子的发育特点造成了咽部一旦有感染灶存在,细菌就会很顺利地通过耳咽管抵达中耳。

所以,对于发烧的病孩,如果出现夜间啼哭、频繁摩擦单侧耳朵或诉说耳心疼痛、部分听力丧失、外耳道有脓液流出等症状,要想到中耳炎,需要及时就医。一旦耽搁,病孩就有可能丧失部分听力。

护心。儿科医生提醒家长,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儿童心肌炎,其中以感冒病毒对12岁以下的孩子最有“亲和力”。

因此,父母要学会捕捉病毒性心肌炎的信号,儿科医生将其归纳为三大要则,即察脸色、看呼吸、摸脉搏。①察脸色,由于病毒侵犯心肌,使身体缺氧,孩子的体温虽不高了,但脸色却总变不过来,气色发灰、眼眶发青、口唇青紫;②看呼吸,平时孩子只有在跑跑跳跳时才气喘吁吁,而感冒后只要稍一活动就大喘气,出现胸闷、心前区痛、心慌、气短、长出气等征象;③摸脉搏,如果孩子处于安静状态,而脉搏超过每分钟120次或少于60次,都属于异常,若摸着脉搏感觉跳了几次就出现较长的间歇,更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心肌炎的一大征象——心律不齐。

当怀疑为心肌炎时要让孩子多多休息。 。

6.秋季宝宝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秋季护理要点是初秋不要过热, 秋末预防受凉。

由于第2个月的宝宝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身的调节 能力都比较差,所以秋季护理的重点是初秋不要过热,秋末要预防宝宝受凉。到了秋末,由于冬季即将来临, 天气开始变冷,这时除了要注意预防 如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之外,更要注意预防因受凉而导致的腹泻。

秋 末是宝宝罹患轮状病毒肠炎高发季 节,父母绝不要掉以轻心。一旦发现 宝宝腹泻,也不要认为是一般的腹泻 而自己找止泻药吆,而要及时找儿科医生,然后再对症吃药。

如果腹泻严 重,还要注意电解质和水的补充。

霜降儿科护理常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