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立秋的护理小知识

2022-10-31 综合 86阅读 投稿:易眸落

1.立秋怎样防干燥

马上就要进入秋天了,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秋天这种干燥的特点,那么,我们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我们人体的伤害。秋季空气很干燥,更要多喝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光喝白开水好像也不行,小编告诉你喝什么水防干燥,以及秋季护肤的几个小知识。

秋季喝蜂蜜水防干燥

蜂蜜内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和D等。蜂蜜可以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长久吃蜂蜜有助于抗衰老哦!

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那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医学中的给病号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秋季喝盐水防干燥

白开水没什么营养,但在里面加入了盐就大不一样了,可别小看盐水的作用哦,喝盐水不会让体内的水分流失很快。盐本身就含有很多的营养物质,盐水可以保持水果的新鲜,把水果泡在盐水里,其实让水果不容易腐烂。用盐水拿来漱口,可以消除口中异味,达到清洁的作用。肠胃不适时喝一杯盐水,可以消除胃中胃酸,达到酸碱中和。

少吃辛辣食物比如生姜

辛辣食物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多吃。

生姜虽然有很多的好处,它含有姜辣素,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使消化等。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但是在秋天,最好少吃或者别吃。本身就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水分的流失。

2.入秋的养生知识

秋季6节气的饮食养生要求 (1)既要营养滋补,又要易于消化吸收 秋季一到,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养。

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耗损大,而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调补一下身体颇有必要。但那种不管机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羊肉等等集中、突击食用,称之为“大补”的方法是很不可科学的,不但对健康无益,凡而浪费财力和物力,甚至还会损害身体。

因此,秋季6节气养生的饮食原则是既要营养补养,又要容易消化吸收。同时,换季时人们抵抗力最弱的时候,如果体质不佳就非常容易得病,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体抗力的食品,对于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2)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

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这一原则,在秋季这6节气期间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6节气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3)甘淡滋润 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淡薄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可见素、淡结合的饮食,对健康是有益处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甘先入脾”。

在五行中脾胃属土,土生金,肺肠属金。甘味养脾,脾旺则金(肺)气足。

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咸味食物则易使人出现口渴之象。《遵生八笺》还指出:“秋气燥,易食麻以润其燥。”

就是说秋季6节气干燥,应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身体的不适症候或肌肤失去光泽、毛发枯槁的征象。因此,秋季6节气饮食应当以甘淡滋润为宜。

可多吃些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经科学加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也可制成佐餐或饮料食用,如蜜煎银耳、各种新鲜果蔬汁液等。

或加工制作成羹粉汤粥,如香菇豆腐汤、扁豆粥、藕粉羹等,既有营养,又能润燥。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对预防秋季6节气期间最易出现的口鼻目干、皮肤粗糙、大便秘结等现象大有裨益。

(四)早上喝粥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秋季6节气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需,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药粥对身体很有好处,其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前人对此颇多赞誉。在秋季6节气,目前较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

(五)平衡营养 营养学家指出,只有食物的多样化才能提供给人体全面的营养。如谷类,主要供给热能和维生素B1;豆及豆制品,主要供给植物蛋白质;蔬菜水果,主要供给维生素C,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等。

秋季更应注意饮食中食物的多样性,营养的平衡,才能补充夏季因气候炎热、食欲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特别应多吃耐嚼、富于纤维的食物。 秋季的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甘、淡、酸、滋润的食物的进食,但不可太过。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又能通过纤维食物保持肠道的水分的作用和咀嚼,以生津润燥,达到防治秋季咽喉干燥、肠燥便秘等不良反应的目的。 (六)应忌苦燥 中医学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脏之病,五味和四时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提出:“肺病禁苦。

秋不食肺”的观点。

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秋季养生应注意哪些问题?一般来说,一年四季中最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的可以说是秋冬了,而出现的问题又多是与皮肤干燥及敏感有关,令许多女性十分烦躁。

为何皮肤会变得特别干燥、敏感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皮肤的生理变化:皮肤的功能除了有保护、感觉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调节体温,其次排泄和分泌也相当的重要。每当气候转热或湿度增加时,身体的新陈代谢也随着增加,这时为了保持适当的体温和排出大量的代谢物,汗腺的功能当然维持到较旺盛的水准,此时毛孔张开、汗腺张开,皮脂腺的分泌增加,汗液的排泄也增加,把过量的热量及代谢物排出体外。

但是到了气候一转凉,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减少,毛孔。

3.立秋养生小常识,立秋养生吃什么,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一、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二、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4.秋季健康小知识

1、及时增减衣服。从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到秋末初冬的季节更不宜赤膊露体,不过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水为阴气之源,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尤其是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3、除喝水之外,还可食用藕、鱼、萝卜、胡萝卜、黑木耳、白木耳、芝麻、土豆、莴苣、白菜、花菜、红薯、蜂蜜、梨、花生、枸杞、麦冬、胖大海等养阴之品。多数蔬菜、水果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会助燥伤阴,加重干燥。

4、重视精神调养。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里的人们离地面(尤其是泥土)越来越远,吸取的地气(阴气)越来越不足,而这也影响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得体内的“阴”相对不足。阴虚的人,肝火易旺,动辄发脾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搂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则内耗阴津。到了秋冬季节,其干燥现象更为明显。所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山村、公园,都有助于养阴而调整机体阴阳。

5.立秋养生有哪些小常识

饮食 偏酸润肺 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酸味起到收敛肺气的作用,而辛辣则起到发散泻肺的不良作用。秋天是“收”的季节,不可发散,因此可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

另外,《金匮要略》有“秋不食肺”之说。夏天对人体消耗极大,秋季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又有了燥气,也就是常说的秋燥。

“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因此,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

如:百合、木耳、扁豆、枸杞、兔肉、黄鳝、鲫鱼等。《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秋季可以适当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生地粥。当然,也不能忘记去除体内湿邪。

因为湿邪易困脾,使脾阳不畅,运化不利,损伤脾气,生痰,伤肺。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枇杷、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菠萝、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养脾生津。

进补 防燥不腻 很多人认为秋天应该进补,贴秋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夏季出汗多,易“苦夏”,人体体能消耗很大,使人心烦意乱、疲倦乏力,尤其是体质偏弱或者有慢性病患者更甚,可在秋季适当进补,以补充一夏天的体能透支,提高体质,迎接冬天的来临。

但由于刚刚立秋,此时进补与中秋、深秋还有所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循序渐进,以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为佳,不提倡过早过多食物油腻食品和羊肉等过于温热的补品。 否则极易使原本伤津的胃肠道负担过重,诱发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

可以用莲子、桂圆、黑芝麻等煮成汤粥食用。 运动 不在冷水中游泳 立秋之后,虽然初秋气温依然较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气温温差逐渐加大,应注意增减衣服,特别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

6.立秋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立秋养生常识: 1、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的昼夜温差是会加大的,所以依旧需要进行祛暑和清热。

立秋可以多吃一些滋阴和润肺的食材。秋季的是燥气会上升,所以容易伤津液,以滋阴和润肺为主是比较好的。

2、调理脾胃 立秋后的气温依旧是比较高的,湿度也大。 所以人的脾胃会比较难以接受,有些脾虚的人会出现上火和便秘。

所以要进行调理脾胃,吃一些祛湿的五谷杂粮,比如薏米和红豆。 3、着重养阴补虚 立秋是一个养阴和补虚最好的时候,但是不能进行乱补,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在进行补。

体质比较弱的人不要吃一些容易上火的东西,应该去咨询一下中医。 可以喝一些菊花茶和黄芪水。

女性可以吃一些阿胶和补身体的药材,立秋是非常的适合进补的。 4、调节心情谨防秋燥 夏季的酷热会让我们的身体消耗大量的热量,身体很容易出现虚弱现象。

立秋的时候会进入干燥季节,这时候人很容易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出现脱皮和口干舌燥,很容易引起感冒生病。 所以要注意补水,排毒,多喝一些水,平时煮一些滋润的汤喝。

5、食品和衣物需防霉变 立秋的降雨量和湿度都会增加,天气会变十分的闷热。家里的食品和衣物在立秋季节是非常的容易发霉的,所以要及时的保持室内干燥,将家里容易发霉的东西放好。

同时要准备一些肠胃药在家里,立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胃肠疾病。

7.立秋养生小常识,立秋吃什么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过了一夏天、瘦了一大圈。尤其对于平时体质偏弱的人来说,如果能抓住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好好进补一下,对身体是相当有有好处的。俗话说:“秋天补的好,冬天病不找”,就是这个道理。更有朴实的农民兄弟有这样说:“今年立秋进补,明年春天打虎”。听听这力度,真是让人恨不得立即开始秋季进补行动。 应季水果 最为滋润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 秋天到了,品种繁多的水果令人食欲大开。不由得耳边会想起这样熟悉的歌词。是呀,正是水果丰收时,为什么不顺势而为,趁机补充营养呢?世界四大水果“苹果、葡萄、柑橘和香蕉”在这一季齐聚市场,可真是各类维生素的“宝库”呀。

中医养生专家认为:四大水果几乎都具备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的功效。对经历了酷热夏季夏季后缺少维生素的人体来说,体内已经聚集了大量毒素,而且内热重、不易排出,这些水果都会起到很好的补充维生素、排毒养颜的效果。 干果不干 进补佳选 秋季同时也是各类干果丰收时,现在,随着人们对“原生态”的追捧,街上 出现了卖整个“向日葵”的了。这是,很多城市中长大的小孩子才真的长了见识:原来瓜子是这样长成的!其实不只瓜子,很多干果都是秋季进补佳品,别看它们貌不惊人,其营养成分却毫不逊色。另外,像大枣、黑芝麻、白芝麻,更是进补佳品。比如著名的“一品玉”和田枣,就是产自新疆优质大枣产区,与散装干果相比,它更易保存,随时可以吃两颗。

“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还真不只是一句喜剧小品的台词,它几乎是秋季进补行动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比如,每100克花生可提供身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一半以上,另外含有丰富的纤维、镁、铁、锌及维生素D;榛子由于其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矿物质等特殊成分;比如“西域良品”阿克苏纸皮核桃,有健脑、增强记忆力、美发、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作用。总之,多吃点干果是没错的,它们真的很“精华”。 立秋进补 众所“粥”知 初秋时节,很多人已经抵御不住各类干果谷物的吸引,把传统的“腊八粥”早早地做出来,一早一晚,尽享秋季进补之乐趣。秋季的粥,可以不是腊八。但一样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如今,不只是中老年人,年轻的时尚人士也很爱喝粥。喜欢喝粥,其实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与节奏。喜欢喝粥时的那一份宁静、一份温情。粥不仅能温暖人心,更是秋季进补、去燥的佳品,中医学认为,燥为秋之主气。各类干果、谷物煮的粥,不仅营养丰富,也非常易消化吸收,实在是易得的进补佳品。比如“实谷园”有机八宝米、八宝粥、杂粮粥,都是配好的材料,真空包装,熬制很方便 。 因人制宜 拒绝盲动 值得提醒的是:秋季进补并不是“贴秋膘”。“贴秋膘”的说法只是许多想满足口腹之欲的人找的借口罢了。早在清朝时,民间流行在入伏当天称体重,到立秋时再称一次体重,这样来检验胖瘦的变化。当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还比较简单,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其实,进补的目的,不是为了变胖,而是追求综合体质的上升。 尤其对于一些脾胃功能差的人士,要更加注意。立秋后气温仍然会偏高,且湿度较大,在这种湿、热并重的气候状况下,人的脾胃功能减弱,这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胃肠无法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身体素质下降等危害。 当然了,虽然理论上立秋后进补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实践中,秋季进补切不可走“盲动冒进”路线,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迫不及待地开始计划着自己的立秋补身大行动,万一方法不当,很可能适得其反,危害了身体的健康。也就是说,只要进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8.秋季健康生活小常识

金秋季节,秋高气爽,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变化无规律,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另外,我们北方雨水稀少,天气干燥,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干咳少痰、皮肤干裂等现象,此即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为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上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感冒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较快,早、中、晚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

★贴心提示

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多增加户外活动,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学习生活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经常使用冷水洗脸。如果已感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应大量喝水,宜吃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不宜吃肥腻、煎炸及过凉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食物,如梨、萝卜等。

消化系统疾病

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此外,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痢疾的早期表现有发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症状有阵发性腹痛、腹泻,出现粘液、粘液血、全脓血,便次增多,合下坠感。伤寒则表现发烧时间较长,可有腹胀、全身乏力、脉搏缓慢、表情淡漠、胸腹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

★贴心提示

夜间午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腹泻及胃部不适。注意食品卫生,不在学院餐厅以外摊点就餐,不购买无卫生许可证的盒饭、小菜及冷饮,不吃过夜及腐败变质的食物,不生吃海(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后食用,确保入口食品的卫生安全。注意个人卫生,应经常洗澡、洗手、剪指甲,尤其注意饭前要用流动水洗净双手。

刚立秋的护理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