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医疗常识内容

2023-02-17 综合 86阅读 投稿:狂想曲

1.如何普及医疗急救常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北上广江苏南京 基本急救常识人工呼吸当呼吸停止、心脏仍然跳动或刚停止跳动时,用人工的方法使空气出入肺脏,以供给组织所需要的氧气,这种方法称为人工呼吸法。

常用于窒息、煤气中毒、药物中毒、溺死及触电等急救。人工呼吸方法很多,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常采用和最为有效。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用于呼吸道无阻塞的病人。具体方法是:①将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衣扣,以免障碍呼吸;②取出口腔内泥土、血块、黏液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③病人仰卧,急救者俯于病人一侧,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④急救者用托下颌的手掰开病人的口,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不使漏气,以便向口内吹气入肺;⑤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的前胸壁扩张则停止吹气;⑥吹气停止后,急救者迅速移开紧贴的口,并立即放开鼻孔,病人胸廓自行弹回而呼出空气。

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约20次左右。人工呼吸操作不可间断,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直到被救者恢复呼吸或结合其他表现证明其确实不能挽救为止。

胸外心脏按摩胸外心脏按摩是发生心跳骤停时依靠外力挤压心脏来暂时维持心脏排送血液功能的方法。具体方法是:病人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将病人连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病人身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的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对于儿童所施力量要适当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如此反复进行,。

2.如何普及医疗急救常识

1.免费向居民发放急救知识应急手册,介绍使用“120”电话的正确求助方法和简易现场抢救知识,帮助市民增强日常应急知识观念。

2.建议每家每户准备一个急救包,包括一些常见的急救用品、药品等

3.深入学校、机关、军营、企业等地方开展群众性急救知识培训,帮助普通老百姓学会自救互救。

4.对于意外事故的高危人群,如建筑业工人、交通司机等,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深入一对一的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教育。

5.向社会征集志愿者来扩大受众群体,从而更加普及急救知识。

3.医学普及是什么意思

向大众普及一些医学常识。比如,普及常见病及慢性病、多发病等基本知识,普及一些紧救常识、普及一些保健常识等等。

医学普及亟待进行。现在很多人基本都是“就医盲”,随便来点保健品就可以骗过一大部分人。

下面引用 史振慧《关于在全社会普及医学常识的建议》

现阶段,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普通大众的医学知识匮乏,虽然上级政策要求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二级医院对口支援一级卫生医疗机构,集中培训学习,开设“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增加基层技术力量,让基层医务人员及老百姓更多地掌握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慢性疾病的诊治等知识,但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效果也不显著。并且出现紧急情况时,病人家属由于医学常识的缺乏,一味等待医务人员,浪费了抢救时间,丧失了抢救机会,发生了不良后果甚至死亡。节假期间,放假的中小学生常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引起不良后果,也大多由于缺乏基本医疗常识未能及时抢救。由于大众知识缺乏,对献血、器官捐献等存在恐惧、拒绝的思想,此项工作仍然存在困难。因此建议:

1、让医学知识大众化、基础化。卫生专业人士深入中小学定期进行医学知识教育。比如:献血知识,遗体及器官捐献法律法规,急救技能(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阻时的立位腹部冲击法(Heimlich法),大出血时的止血方法)等,从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知识灌输,通过较长时间的教育,使之逐渐在普通人群中建立专业概念,并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应用。

2、加强宣传。形式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说教或宣传版面,实际实施或受益人员现身说教的效果更直接,效果会更好。

3、建立医疗志愿者队伍。号召普通人群积极参与,进行系统的医学常识与应急救护的培训,参与医院的实际工作,进一步强化志愿者的服务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我的理解基本是这样的。希望采纳

4.医学常识

心肺复苏新进展

在欧美发达国家,冠心病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仅美国每年就有50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一半以上是心性猝死,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显示:全国城市、农村年龄标化的冠心病年死亡率,城市为77.8/10万,农村为39.2/10万,但尚无详尽的心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资料。由于心搏骤停常是冠心病的首发表现形式,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抢救这类患者的唯一途径。

然而目前的复苏方法抢救成功率依然较低,只有对其不断改进才有可能降低死亡率。院前心搏骤停由于心搏骤停患者绝大部分(60%-70%)发生在院前,而且在常温下心脏停搏4min后脑细胞即可发生不可逆损害,10min后脑细胞死亡。因此心肺复苏(cpr)术最重要的是在发病后2-4min内进行。然而这一要求是很难达到的,唯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急救网络、普及基础急救知识,使目击者及时施行现场cpr术、缩短急求反应时间(call-responseinterval)(指病家呼救至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不超过5min以及及早施行电击除颤。目前专家一致认为心搏骤停后复苏存活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有五点:(1)心搏骤停是否被目击,(2)开始cpr的时间,(3)开始除颤的时间,(4)开始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时间,(5)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原发性室颤预后较好,心室停顿、心电…机械分离予后极差。此外,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复苏研究水平与质量,复苏的研究方法、标准及统计应尽量规范化,使研究资料具有科学性与可比性。因此,院前急救的研究模式应采用utsein标准。模式i(院前复苏资料报告一体化),该模式推荐对心搏骤停的发生地点和原因、有无目击者,患者的临床情况、抢救经过及预后进行记录。

体表自动除颤器(aed)由于心搏骤停后复苏存活的两个极为重要的预测因素是除颤时间和最初的心电图表现。尽量缩短除颤时间将提高存活率,其理由如下:

(1)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90%以上为心室颤动。

(2)电击除颤是最有效的复苏手段,如能在心搏骤停1min内电击除颤存活率达90%,4-6min内除颤存活率为50%,每延迟1min除颤,除颤成功率降低7%-10%;

(3)心室颤动如不及时去除可在数分钟内转为心室静止。然而,从客观上讲,早期除颤很难做到,因为标准除颤必须由专业人员才能施行。为了增加早期除颤的机会,尽量缩短除颤时间,体表自动除颤器(automaticextrnaldefibrillator,aed)应运而生。aed的最大特点是提高了电击除颤的自动化程度,是专为非医务人员和初级救生员设计使用的。抢救人员只要发现患者意识丧失,无脉搏就可将aed置于患者的胸壁上并启动开关,aed感知心电信号,如能识别出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就可自动除颤。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最近并于应用ade的七个前瞻性荟萃研究显示:与单纯基础生命支持(bls)比较可明显提高存活率。美国aha和iafc已要求每辆急救车和消防车均需配备aed,aha还将共纳入bls教程。有理由相信aed必在我国得到推广和普及,以期挽救更多的生命。

5.健康教育科学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健康教育科学知识包括: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

按照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内容:纲要提出: 1、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 2010年,县及县以上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配置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社会动员、倡导、传播与教育、计划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基本技能。至2010年,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服务设施和网络。

至2010年,建立国家级人群健康素质监测网络和信息库;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心数据库;建立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家库、传播材料库。 2、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至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70%、60%;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60%和50%。

3、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60 %以上。

4、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至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

至2010年,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80%。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继续教育内容。

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健康培训,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率达到100%。

2010年,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5、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至2010年,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普及率在城市达到100%,农村地区达到80%以上。 6、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

到2010年,90%的中小学校、90%的医院成为无烟场所。继续开展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工作,到2010年,无烟草广告城市占地市级以上城市总数的30%。

扩展资料2018年11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在解读《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各省、地市、县到2020年要建成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并实现培训全覆盖,50%的中小学校要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

各贫困县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本省份2020年目标水平或较2018年提高60%,目前,全国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预计2020年能够达到20%的水平。教育目的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2、提高和维护健康;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5、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康教育。

6.科普小知识资料有哪些

科普小知识按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1、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各门具体科学,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等。

2、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各门具体科学、力求揭示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

3、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类文化现象的各门具体科学、力求揭示社会文化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等。

科学知识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参考资料

科学的分类.360个人图书馆[引用时间2018-4-4]

普及医疗常识内容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