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氧化碳中毒小知识,一氧化碳中毒急救常识

2022-10-12 综合 86阅读 投稿:挫败

1.一氧化碳中毒急救常识

原则: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纠正缺氧。

急救步骤: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流通处,并注意保暖。

2.确保呼吸道通畅神志不清者应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3.吸氧

4.昏迷或抽搐者,可头置冰袋。

5切忌采用冷冻,灌醋或喝酸汤等错误做法。

6轻度中毒,数小时后即可恢复,中,重度中毒应尽快打120求救,到医院就诊。

症状:前提是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条件及一氧化碳接触史如生活中煤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冬季烧煤关窗等。

轻度中毒: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力,嗜睡。

中度中毒:除从上症状外,还表现为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脉搏增快,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腱反射迟钝。

重度中毒:除上述表现外,还出现深昏迷,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

2.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预防】 在生产场所中,应加强自然通风,防止输送管道和阀门漏气。

有条件时,可用CO自动报警器。矿井放炮后,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通风2Omin后方可进入工作。

进入CO浓度较高的环境内,须戴供氧式防毒面具进行操作。冬季取暖季节,应宣传法骇瘁较诓记搭席但芦普及预防知识,防止生活性CO中毒事故的发生。

对急性CO中毒治愈的患者,出院时应提醒家属继续注意观察患者2个月,如出现迟发脑病有关症状,应及时复查和处理。 【解毒】 如果吸入少量的CO造成中毒,应该吸入大量新鲜空气或者进行人工呼吸。

医疗上可以通过向血液里注射亚甲基蓝进行解毒,因为CO与亚甲基蓝的键合比碳氧血红蛋白更牢固,从而有利于CO转向亚甲基蓝而释放出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呼吸作用。

3.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防止煤气中毒的办法有如下几种: 一、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睡觉前应检查煤气开关是否关好,厨房是否有煤气漏出特有的臭味。如有可疑,可将肥皂水涂抹在怀疑漏气的地方,如有漏气,被检查处就会冒肥皂泡。

千万不要用点火的办法来检查漏气,因为,当空气中煤气的含量达5-40%时,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二、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在煮饭、烧水、煨汤、熬药等时候,应有人看管,切不可在点燃煤气后离开厨房,去做其它事情。 三、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现在家庭普遍使用煤气热水器,若使用不当,也会引起中毒。因此,要求热水器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严禁安装在浴室内。

一人洗澡,要有他人照看,防止热水器火焰熄灭,造成漏气。 四、正确使用煤炉。

用煤炉烧饭、做菜、取暖时,一定要把产生的废气通过管道 输出室外。 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煤气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虽然没有一氧化碳那种毒性,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1%时,就对人有害处;达4——5%时,人就感到头痛、眩晕、气喘;达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甚至死亡。一个人每天需吸10m3的新鲜空气,人在呼吸过程中吸入大量的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一年四季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轻度煤气中毒,可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就能缓解,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4.怎样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当发现或怀疑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

1、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

2、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3、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脑水肿。

4、观察病人变化,对轻度中毒者,经数小时的通风观察后即可恢复,对中、重度中毒者应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在转送医院的途中,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病情变化。

5、在现场抢救病员时,抢救者个人必须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面具,以防自身不测。

5.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多见于冬天人们在密闭的环境下淋浴和烤火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煤、木炭、液化石油气在燃烧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就会还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毒物,无色、无味、无臭,轻度中毒者感到头痛、眩晕、恶心、嗜睡、昏迷,重度中毒可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一氧化碳中毒通常来得很突然,很多患者在刚意识到自己中毒时往往来不及呼叫就失去了知觉,过后才被家人发现。

即使是在冬天,家中也应注意通风问题,发现中毒者,应立即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迅速送医急救。

时序入秋,天气逐渐转为寒冷,又即将迈入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峰期;在天冷的天气,大家习惯把门窗紧闭以隔绝冻人的寒意,此时室内若使用瓦斯器具,容易因紧闭的屋内氧气量不够,使得瓦斯不完全燃烧释出一氧化碳而造成中毒。因为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它的产生并没有特殊的警示讯号,所以一般人常在无意中发生中毒而不自知;每年都有一些个案因中毒太深,而丧失生命或产生脑部永久的损伤。

一氧化碳最常见的来源为1.火灾;2.加温或取暖系统燃烧不完全,如热水器、瓦斯或煤碳炉等;3.汽车或引擎的废气;4.职业暴露。根据台北荣总毒药物谘询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一氧化碳中毒经常是集体发生的,中毒原因以不当使用热水器或瓦斯者最多,发生时间全年都有,但以每年冬天的12,1,2月为好发月分。除冬天外,雨天或台风天也是好发的时间,在今年贺伯台风来袭时,很多地区停电,有些家庭以柴油发电机来发电,再加上门窗紧闭,造成许多例一氧化碳中毒,其中一人更因初期表现类似脑中风,未能及早给予适当的治疗,昏迷时间过久,至今仍留下脑部受损的后遗症。另外,由汽车或引擎的废气所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屡有所闻;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把车停在室内时,又发动引擎在车内吹冷气,而造成车内或同一室内的人中毒。

由於一氧化碳对血色素的亲合力为氧气的200倍以上,因此会抢先与氧气结合而形成一氧化碳血色素,体内组织由於无氧可用便造成缺氧反应。中毒的症状可能包括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悸、眼花、四肢无力、嗜睡、心肌梗塞、心律不整、昏迷、抽搐及死亡等不同表现。另外有部分病人在恢复意识后,经过一段时间(一周至一月),却又发生迟发性脑病变,而有智能减退、大小便失禁、步态不稳、行为退化等症状出现。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繁多且千变万化,容易被忽略,有些病人可能因不明原因的头痛,而作了许多检查仍查不出病因,后来才发现为一氧化碳中毒;另外我们亦曾接到不少一氧化碳中毒的个案,在初期被误以为中风、心肌缺氧或梗塞,而失去治疗的黄金时机。

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主要依赖医师对疾病的认识,详细的病史及配合一氧化碳血色素升高的证据。一氧化碳血色素的检测并不难,但只有部分医院可以执行,因此当怀疑有中毒病人时,宜保留病人血液送到能检测的医疗单位以提高诊断率。治疗方式应先使病人脱离中毒环境,给予100%氧气及支持性疗法,昏迷病人更应给予高压氧治疗;但由於高压氧设备只有某些医院具有,因此必要时应尽快将病人转诊至后送医院治疗。

说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天的无形杀手,一点也不为过,如何预防居家中毒,可以从多方面著手;1.建议主管机关应立法限制热水器安装的地点,不得安装於浴室内或通风不良的室内(包括加装了玻璃窗的阳台,也应视为室内),以及强制热水器的安装必须由合格人员负责,并定期检验;2.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尤其在冬天、雨天或台风天,应注意热水器或瓦斯炉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避免不完全燃烧;3.引擎仍发动的车子,避免停留於室内;4.意外发生时则应立即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迅速送医急救;另外医师也应早期警觉这个病的发生,迅速给予病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最后再强调,一氧化碳中毒是可预防的意外事故,「预防胜於治疗」,为避免一时的疏失造成永久的遗憾,每个人都应注意防范这类无形的杀手。

通风要好。

通风要不好就会中毒。

6.屋里有烟怎么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如何预防?

1.避免煤气中毒之“风斗问题”:炉子在室内,一定要安装风斗。

2.避免煤气中毒之“打烟囱问题”:30天应该敲一敲烟囱,让烟垢、烟灰都能落下去,再用饭勺或火钩把拐脖处清理干净,要保证烟道是畅通的。

3.避免煤气中毒之“烟囱问题”:烟囱在安装的时候,应该是大口朝下,顺茬安装,这是装烟囱的一个规矩。在安装烟囱的接口处,应当用胶带进行封合,

4.避免煤气中毒之“风向问题”:北京地区到冬季是刮西北风的,那么烟囱出口朝向西或者朝向北的话,一定要戗风。炉子里燃烧的一氧化碳就排不出去了,还可能会倒灌回来。如果说居住条件只能朝西或朝北的话,那么一定要在烟囱出口处安装弯头或者三通。

5.切记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是一般老百姓在生火的时候能感觉到有煤在燃烧的味,所以赶紧开门通风,实际上是硫,是煤燃烧的时候伴有的硫的化合物的味道,不能和一氧化碳等同。

6.如果我们一氧化碳中毒,会有什么反应?早期是头晕、头疼、恶心、气短,中毒深了的话人就动不了。

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说明煤气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强调煤气对小婴儿的危害和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预防氧化碳中毒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