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预防小知识

2022-08-04 综合 86阅读 投稿:小生活

1.抗疫小知识有哪些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人员密集场所务必佩戴口罩,使用口罩时应保持口罩清洁,并注意定期更换、清洁与消毒。

洗手时应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搓双手至少15秒。

避免食用野生动物,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注意保持心情放松、加强营养,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增强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抗疫“抗”出好习惯

2.预防疫情小常识8条简短

一要见面倡导作揖礼,不要握手和拥抱。

二要外出上班戴口罩,不要胡乱丢口罩。

三要居家防护多锻炼,不要聚集少见面。

四要涉鄂人员须隔离,不要隐瞒不报告。

五要经常消毒勤洗手,不要烟酒少熬夜。

六要咳嗽喷嚏掩口鼻,不要随意乱吐痰。

七要室内通风常开窗,不要密闭吹空调。

八要五楼以下走楼梯,不要总是挤电梯。

九要坚持每天测体温,不要异常不就医。

十要众志成城有信心,不要恐慌乱传谣。一要见面倡导作揖礼,不要握手和拥抱。

二要外出上班戴口罩,不要胡乱丢口罩。

三要居家防护多锻炼,不要聚集少见面。

四要涉鄂人员须隔离,不要隐瞒不报告。

五要经常消毒勤洗手,不要烟酒少熬夜。

六要咳嗽喷嚏掩口鼻,不要随意乱吐痰。

七要室内通风常开窗,不要密闭吹空调。

八要五楼以下走楼梯,不要总是挤电梯。

九要坚持每天测体温,不要异常不就医。

十要众志成城有信心,不要恐慌乱传谣。

3.防疫情安全知识句子有哪些

1、基层需要的是口罩,而不是口号;需要的是消毒水,而不是口水。

2、抗疫是当务之急、是头等大事,抗疫是“1”,打不赢这场阻击战,其他都是“0”。3、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必须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搏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4、疫情防控不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5、疫情防控是当前的头等大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6、要把疫情防控的责任压实到最末梢、力量充实到最一线、措施落实到最基层。7、建立“一把手”抓带头、“一盘棋”抓统筹、“一张网”抓防控、“一竿子”抓落实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

8、一抓到底、一严到底,是最好的落实,是最有力、最有效的防控。9、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铁的状态、铁的担当、铁的作风、铁的纪律,强化执行力、提高战斗力。

10、“防”“控”“管”“治”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关口,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11、“信心”是最好的疫苗。

12、恐慌也是可怕的“传染源”。13、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14、筑牢抗击疫情心理的防防墙。15、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4.疫情防控预防知识的内容是什么

疫情防控预防知识:1、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扩展资料:疫情期间需要戴口罩的情景:1、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2、看所处的环境,如果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则应佩戴口罩;3、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4、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5、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5.防疫小知识顺口溜

1、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较好线高高飘扬。

3、不信谣,不传谣,政府防控措施好。

4、春节到,齐欢笑,肺炎来了瞎胡闹。

5、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坚决遏制疫情扩散。

6、弘扬垃圾分类新风尚,做好防疫废弃物回收处理。

7、科学防控疫情,文明实践随行。

8、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9、少外出,多睡觉,增强体质很重要。

10、戴口罩,福星高照!不串门,福气临门!

6.预防鼠疫的小知识

鼠疫(plague) 是由啮齿动物和蚤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特殊的人兽共患病,其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常见的是最早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这就是腺鼠疫,其90%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少数发生在腋下或颈部,受害的淋巴结肿胀、红肿、变软、化脓,发热是最常见的。

鼠疫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 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经鼠蚤传播 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 要传播方式。 主要的媒介是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等10 余种蚤类。2.经皮肤传播 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3.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 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避免处理老鼠。实行“三报三不”制度, 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7.关于防控疫情的基本常识

1、少出门,不信谣尽量不出门、不聚集。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个人卫生。通过官方媒体了解信息,不听信谣言,多与亲朋进行在线沟通,保持身心愉快。

2、测体温正确测体温。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温度不超过37.3℃才安全。

3、戴口罩外出时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通常口罩的深色面在外,金属条在上进行佩戴,并用手压紧鼻翼两侧的金属条,将口罩拉伸平整。4、定时开窗通风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可减少病毒的存在量。

并注意添衣保暖,谨防感冒。5、做好日常消毒优先使用浓度75%的酒精棉片擦拭家具、地面等,酒精消毒前后要远离高温和明火。

6、吃得好更健康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少吃油盐糖,适量肉蛋奶,分餐更提倡,多元营养增加免疫力。7、锻炼身体要适当老年人不要做剧烈运动,建议做的太极拳、广播操、八段锦等运动。

每周锻炼4-5次,每次不超过40分钟为宜。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漫画做提示,防控疫情记牢“54321”。

8.怎样防疫情

根据中疾控和世界卫生组织各方专家的观点,公众预防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勤洗手包括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照护病人时;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动防护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3、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扩展资料:不仅要在生理上预防,心理防疫成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为此,心理专家建议,要减少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些尝试:一、正确接收和解读疫情信息,廓清认知迷雾现在媒体信息高度发达,自媒体消息铺天盖地,有的配发了大量真假混杂的图片和视频,具有极大的冲击力。

对于缺乏疫情相关知识的个体,确实很难甄别。因此应要减少浏览这些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时间,每天只获取官方正规渠道发布的简单通报即可。

二、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握生活节奏给自己安排难度适中的工作任务,把日程表安排得紧凑、充实一些,不要留大片的空白时间来刷手机。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准时安排吃饭、休息、阅读、运动、家务和亲子游戏,尽快恢复生活常态。

不要试图用药物或成瘾物质来麻醉自己,尽量减少酒精、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摄入量。三、保持正面积极的社会连接,传递正能量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视频等方式,跟值得信任的家人、朋友分享或倾诉你的想法和感受,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沟通感情,释放压力。

关注传播积极信息的公众号,与那些保持乐观心态的人交流,避开那些喜欢危言耸听、传播谣言的人。四、响应支持政府的应对策略,积极配合防控不要相信网络上制造的恐慌谣言,要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对疫情的认识了解需要时间,对疫情的控制也需要时间,按照官方发布的指南做好防控,恰当安排自己的生活。

五、努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化解负面情绪要接纳自己的焦虑不安,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自己的警觉水平,是一种保护性反应。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慢慢消化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较长,自己无法排解,需要及时求助专业的心理服务,尤其是有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的专业人员与机构最好。

9.小学生抗疫注意事项

一:佩戴口罩。

从出家门到进学校要全程佩戴,不要中途摘下口罩。推荐步行、骑车或乘私家车上下学。

二:注意手部卫生。新冠病毒的重要传染途径就是接触传播,特别是可能携带病毒的手部不要接触眼睛、嘴巴、鼻子,可以考虑上下学途中佩戴手套,到校后要立即洗手。

洗手过程中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流动水或洗手液都可以。可以随身携带医用免洗手消毒液,随时随地都可清洁手部,杀灭手部病菌,而且15秒速干,方便快捷更适合孩子使用。

三:做好教室的有效开窗通风,一天3-4次,每次20-30分钟。体育课等不在教室上课的时间需将教室窗户全部打开。

四:午餐时要分散就餐,注意饭前饭后洗手,不要聚众说话,避免病毒传播。 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还可以适当补充肠道益生菌,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提高身体免疫。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六:每天做好班级卫生及消毒工作,湿式扫除,清除病毒可能藏身的卫生死角。

七:学生可随身携带保温杯,适当饮用抗感防疫茶饮,增强自身抵抗力。 八:中药抗感香包散发重要香气,也能给孩子身体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微环境,可以在孩子衣襟或书包上佩戴一个。

抗疫预防小知识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