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风俗礼仪

2021-07-21 综合 86阅读 投稿:奂奂想

1.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要怎么积累

文化常识对应的大方向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掌握。2017版新课标中也多次提及“传统文化”“文化常识”,要求“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对应在考试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道3分选择题。文化常识的记忆功夫应当在平时,不建议拿文化常识清单去背诵,当然这也是一种办法。个人在教学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中积累,每题4个,碰到即列入应当掌握的范围,同时,每个文化常识都是可以辐射其他知识点的,这方面强烈推荐王力先生的一本书——《古代文化常识》,学习空余翻看,权威准确,内容涵盖广,可以积累很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来历本身也很有趣。

2.古代风俗礼仪有哪些

古代风俗礼仪常识

1.春节: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2.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天上的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7.中秋:又称团圆节。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8.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9.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零点时,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1.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12.生辰八字: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13.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14.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15.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16.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17.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3.古代文化习俗

古代礼仪制度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杜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之礼;贺庆之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飨燕礼:飨礼规模宏大,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重点是吃喝。明代宴会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后之次日、正旦、冬至及万寿节为大宴。大宴行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五爵。

冠礼: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笄礼: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笄礼始加冠笄,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祝辞及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礼毕,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

出师祭祀:军队出征,有天子亲征与命将出征之不同,军队出征前有许多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出征前祭天叫类祭;出征前祭地叫宜社。

誓师: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有誓师典礼,一般是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

凯旋: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称为“郊劳”。军队凯旋后要在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献捷献俘之礼,即报告胜利,献上卤获的战利品。

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祀;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

4.古代文化常识的礼俗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典、封禅

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礼。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避讳

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帝王、孔子之名,众人共讳,称作公讳。避家人父祖称家讳。

北面、南面、东向

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拜,故君王称南面,臣子称北面。如“室坐则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为卑,西向最下”。

坐、跪、跽、箕

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为坐;直身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跪起,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是为跽,又叫长跪,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臀部着地,两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的态度。

婚礼

女子出嫁叫“归”,回家省亲叫归宁,而被夫家抛弃回归母亲家叫遣归。古代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六礼”。举行婚礼时,夫妇在青布帐篷里交拜,这帐篷叫青庐。

丧葬、祭礼

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古人丧葬有棺有椁(外面的套棺)。装尸之棺叫“柩”,死人入棺待葬叫“殓”,停棺叫“殡”,埋棺如穴叫"葬".在丧礼中,根据亲疏关系穿一定规制的丧服,有“斩衰”“齐哀”等五服之说 ,丧服又统称“缞绖”。古代天子供奉七代祖先,祭品用三个太牢;诸侯五庙,用一个太牢;大夫三庙,用少牢。为人饯行要祭路神,叫“祖”;要洒酒于地,称“酹”。

古人把拜分为九种。最重要的是“稽首”:跪于地,头扣地多时,是臣事君之礼。顿首,以头叩地,同时要面色失常、言语失声,只在有急事求人时才用。“肃拜”最轻,拱手而已,类似现在的作揖。“再拜”是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有时用作敬辞。

歃血、衅钟

古人定盟,双方口含牲血或以血涂口旁,表示信誓,叫歃血。重要的器物如钟、鼓制成,杀牲或杀人以祭,将其血涂在器物上表示诚敬,称为“衅”。

5.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

宴席上。

6.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

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

宴席上的。

7.古代文化经典中关于礼仪的论述

起源于商周时代的古礼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礼”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概括。

礼仪制度自古以来就是“立国经常之大法,“周旋之节文”,具有社会政治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双重作用,举止礼仪则是古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举止礼仪就是指古代礼典所规定的,人们在人际交往 的各种场合中的身体行为规范。

与融合了西方元素的现代礼仪大不相同,流传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举止礼仪于揖让进退之间无不展现着底蕴深厚的华夏品格和伦理道 德观念。随着先秦两汉时期礼学的重构与不断完善,《仪礼》《礼记》等儒家经典和官方礼典对举止礼仪做出了明晰的分类和阐发,使举止礼仪不断系统化、精细 化。

后世礼制规范则多有流变,尤其是魏晋以降“胡风”传入后,举止礼仪以及称谓、服饰穿戴等礼俗为之一变。因此本文主要以先秦两汉时期的经典以及这一时期 的考古资料作为主要参考内容,通过这些中华元典更能真切地解读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

一、‘坠”的礼仪 “举止”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所记载的“举止高,心不固矣。”颜师古注:止,足也。

止的本义就是脚趾,这里的“举止”就是“举足”的意 思,后来“举止”引申为行动、举动之意。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身体举动不外乎坐立行走,然而古代对坐立行走的定义和礼仪规范与现代大相径庭。

首先来看“坐” 的礼仪,中国古代的坐姿经历了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 侍坐于尊长,要就近而坐,甲而敬之”,表现出对长者的亲近和尊敬。

尊者有其他客人前来拜访,侍坐者也要起身表示敬意。作为晚辈,坐时不能选择室中西南 隅和中席,因为那是尊者的位置。

吃饭进食要尽量往前坐,避免饭菜掉落,站污坐席,非进食时要尽量靠后坐,以示谦恭。侍坐于长者时,除了要注意以上身体规范 外,与之相应的言语、仪容规范也同样重要“坐必安,执尔颜。

长者不及,毋俊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请业 则起,请益则起。坐时要镇定自若,长者未提及的话题不要东拉西扯地说。

聆听老师教诲时要虔诚,表情要端庄,要等老师把话讲完再回答,插嘴或随声附和都是不 可取的。向老师请教书本知识要起立,请老师进一步详细讲解也要起立,以示对老师的尊重。

除了“侍坐于长者”,在公共场合与人同坐也要表现得庄重,并且不妨 碍他九‘若夫坐如尸”“并坐不横胧; 坐时要像代死者受祭的人那样矜庄,与人同坐不要横起胳膊,以免妨碍他人。 以上介绍了古代几种主要的坐姿以及不同社交场合中“坐”的礼仪,从容端庄的坐姿展示了雍容、优雅、包容的华夏品格,举手投足间也诊释了“尊亲”尊师,“敬”让”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二、站立和行走的礼仪 贾谊在其著作《新书》中将站姿分为四类,分别为经立、共(恭)立、肃立和卑立“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

端股整足,体不摇 肘曰经立,因以微磐曰共立,因以磐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经立时目视前方,腰部挺直,肩部放平,两臂环抱,自然下垂,犹如抱鼓。

双脚站立时相隔二寸,衣帽整齐,头和身体不能乱动。如图七所示,秦兵马俑就是标准的经立姿势,此种站姿给人一种庄重、从容之感。

石磐作为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与编钟配套出现 ‘微磐曰共立”,共(恭)立(如图八)时稍稍弯腰,比图九所示石磐的弯曲程度稍减。而肃立则与石磐的弯曲程度相当,大致为135度,显然所表达的礼数也更 重,一般古代大臣勤见国君和诸侯时才采用这种站立姿势。

最为谦卑的站立方式是“卑立”,古人腰间常戴玉佩“卑立”时要让腰间玉佩垂直落下才算合乎标准,身 体大致要弯曲呈90度。 要正色快行,谨小慎微,以此表达对国君的敬畏和尊重。

上堂时两手要提起衣服的下摆,以免脚踩摔倒,有失礼容。下堂后面色才和缓放松,轻快地行走,回到 原位站立,仍然保持踉踏(恭敬)之貌。

随着不同场景的的变换,孔子行走时时而谨慎庄重,时而愉悦放松,把举止礼仪演绎成了身体的艺术,颇具美感。这种外在 举止仪容的变换既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反之又由外而内强化着“诚敬”的道德理念,是一种身心互动的身体修行。

三、举止礼仪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 中国是传承数千年的礼仪之抓“礼”作为事实上的不成文法,维护着历代王朝的统治阶层和整个社会的秩序。时至今日,作为身体行为规范的举止礼仪,其政治功能己不复存在,然而其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社会实践功能则不容忽视。

首先,中国古代举止礼仪的内容之丰富,价值之巨大,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代举止礼仪“缘人情而作”,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 “身体”上的具体展现,每一个致力于成为“谦谦君子”的中国人都于举手投足之间践行着“文质彬彬”的举止规范,彰显着雍容典雅的礼仪风貌。

举止礼仪不仅是 个人修养的展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于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主张纵欲的“酒神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乐精神”,强调“发乎情,止乎 礼”,要求适时地控制身。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风俗礼仪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