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砂罐怎样处理(真空沙罐和拔火罐的区别)

2024-04-22 百科 86阅读 投稿:孤海

1.新砂罐怎样处理

新砂罐应该先用少量的米煮粥,新砂锅购买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购买须知

1.看陶质。好的砂锅所选用的陶质非常细且颜色多呈白色,表面釉的质量也很高,光亮均匀,导热性好。

2.看结构。好的砂锅结构合理,摆放平整,锅体圆正,内壁光滑,没有突出的砂粒,锅盖扣盖紧密且不变型。

3.选购时将砂锅内装入足量的水,检查一下是否有渗漏现象。也可用手轻轻敲击锅体,看声音是否清脆,如有沙哑声音即说明砂锅有裂纹,最好不要购买。

4.根据需要购买砂锅。一般来说,煎药用不需要陶质很好的砂锅,选购价格便宜无渗漏的砂锅即可。炖食品的锅要求较高,最好选择质量好的白色砂锅。

第二部分:使用须知

1. 新买的砂锅第一次用时,最好是煮稠米稀饭,用以堵塞砂锅的微细缝隙,防止渗水(也有朋友建议用豆浆,说豆浆效果更好,大家可以参考)。如果出现了细小裂纹,再煮一次稠米粥用来修复。 (也可以提前用淘米水泡三天或用清水泡一周,效果也不错)

2. 用砂锅炖肉、熬汤、煮馄饨时,要先往砂锅里放水,再把砂锅置于炉子上,先用文火烧,再改用中火烧开,然后用文火煲。

3. 从火炉上端下砂锅时,要放在干燥的木板或草垫上,千万别放在瓷砖地面或水泥地面上。

4. 注意不要干烧,砂锅由土制成,严禁干烧。另外在还很热的时候用水洗,容易裂。

5. 不打湿锅底。洗锅时尽量不打湿锅底,上火时注意确认锅底是否干燥。每次使用以前,须先揩干砂锅外面的水。煮的时候如果发现水少了,应及时加点温水。锅内的汤汁千万不要溢出或者烧干。

6. 如果感到锅里易留味,则试试往砂锅里放热水加茶叶煮的方法。7. 不要用砂锅熬制粘稠的膏滋食品

2.真空沙罐和拔火罐的区别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拔火罐疗法又称“角法”, 拔火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当然拔火罐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主要是点、线、面结合的问题,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作“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

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淤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证。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中国人称它为郁血疗法。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所以在民间历代沿袭,至今不衰,连一些外国人也颇感兴趣。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会对它陌生,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样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我们采访了省名中医刁本恕等专家。

火罐一拔病体舒畅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在家操作要讲方法 专家提醒: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

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

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

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火罐时应该注意什么 ①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②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③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④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

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火罐的种类 火罐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短约8~10公分。

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

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

南方产竹,多用竹罐。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

3.砂罐是什么东西

是夜得一梦,梦中见一格佬教做煤砂罐,舂碎煤块、白泥,和上龙泉水、揉成泥团、磨盘操作、制坯、烧制、上釉,熟悉了整个制作流程,梦中甚喜,格格发笑。

这是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天醒来,大年初一,世上都在热闹庆贺,唯有这个仫佬族青年开始了他的寂寞的实验。

他一会儿捣碎煤块(这煤块是二煤,亦即是燃烧过一次,已经去除硫磺的煤),一会儿挑水和泥,又是制坯,又是制造磨盘,一连干了三天两夜,大罐、中罐、小罐、扁罐等各式各样生坯终于做成,下一步就是烧制了。他在森林里挖好煤窑,放置好罐子,然后用火烧它三天三夜,把罐子烧得个个红彤彤,然后他把这些烧红的罐子放置到另外一个事先放满松枝的坑里,高温的罐子顿时把松枝烫出阵阵青烟,这样的烟,给刚烧制好的煤砂罐渡上了一层亮闪闪的黑釉。

就这样,仫佬的煤砂罐破天荒诞生了! 松枝的香味,飘得很久,很远。一种古老的器物就是这样产生的。

由于仫佬族地区松树多,白泥丰富,盛产无烟煤,为煤砂罐的制造提供了物质条件。它以后成了仫佬族人的主要用具,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质朴,却是一种底色。一如生活本身的颜色。

煤砂罐煮的饭特别香! 煤砂罐蒸的糯米特别甜! 煤砂罐熬的酒特别醇! 还有,炎夏时节,煤砂罐盛粥可以三天不馊! 仫佬族的地炉煤火含硫量大,容易腐蚀铁锅,而煤沙罐可以抵挡硫磺的肆虐。经久耐用。

真是神奇! 难怪有人会把煤砂罐称为仫佬山乡的“神罐”! 这一工艺一直流传在仫佬族民间,三堆原来是个人名,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地名了,三堆的煤砂罐,闻名远近。 如今,智慧的仫佬族人把煤砂罐进一步开发。

有用作沤猪潲、烧热水的高罐,煮饭的瓮口罐,篾耳罐,炒菜用的横柄扁罐、双耳扁罐,烧茶用的牛头罐,蒸糯饭用的饭甑罐、装酒的壶罐,酿酒用的酒用的酒甑罐等等,各式各样,造型丰富,适用于各种生活需要,品种达到二十多种。 这是仫佬族人顺应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创造灵感的杰作。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