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玁狁”怎么读(天子命我 城彼朔方)

2024-05-10 常识 86阅读 投稿:旧时光

一、“玁狁”怎么读

玁狁读音为:xiǎn yǔn,玁狁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

一、玁拼音:xiǎn,注音:ㄒ一ㄢˇ,简体部首:犭部,部外笔画:19画,总笔画:22画

繁体部首:犬部,部外笔画:20画,总笔画:23画,五笔:QTKT,仓颉:KHRRK

郑码:QMCM,四角:46248,结构:左右,电码:3760,统一码:7381

笔顺:ノフノ丨フ一丨フ一一ノフ一丨丨一一一ノ一ノ丶

释义:长(cháng)嘴的狗。

二、狁拼音:yǔn,注音:ㄩㄣˇ,简体部首:犭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

繁体部首:犬部,五笔:QTCQ,仓颉:KHIHU,郑码:QMZR,四角:43212

结构:左右,电码:3696,区位:6581,统一码:72C1,笔顺:ノフノフ丶ノフ

释义:民族。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只有3个:

1.玁狁 [ xiǎn yǔn ]

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也作狁。2.玁歇 [ xiǎn xiē ]

亦作“猃猲”。泛指猎犬。歇,歇骄,短喙猎犬。3.獯玁 [ xūn xiǎn ]

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也作荤粥。

二、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周王传令给我,前往朔方筑城。威仪不凡南仲,扫荡玁狁获胜。

《小雅·出车》原文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旗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小雅·出车》译文

兵车派遣完毕,待命在那牧地。出自天子所居,让我来到此地。召集驾车武士,为我驾车前驱。国家多事多难,战事十万火急。

兵车派遣完毕,集合誓师外郊。插下龟蛇大旗,树立干旄大纛。鹰旗龟旗交错,何不招展挥摇?心忧能否歼敌,士兵行军辛劳。

周王传令南仲,前往朔方筑城。兵车战马众多,旗帜鲜明缤纷。周王传令给我,前往朔方筑城。威仪不凡南仲,扫荡玁狁获胜。

先前我去之时,麦苗青青夏初。今日凯旋归来,大雪落满路途。国家多灾多难,闲居那有功夫。难道我不想家?恐有紧急军书。

草虫咕咕鸣叫,蚱蜢蹦蹦跳跳。没见想念的人,内心忧思萦绕。见到想念的人,心中郁闷全消。威风凛凛南仲,将那西戎打跑。

春日缓行天宇,花木丰茂葱郁。黄鹂唧唧歌唱,女子采蒿群聚。押着俘虏审讯,高高兴兴回去。威风凛凛南仲,玁狁全被驱除。

三、"玁狁之故"怎么读

玁狁 读音: (xiǎn yǔn) 简介: 中国古代民族名。

亦作“猃狁”、“荤允”、“荤粥”、“獯(熏)鬻”、“薰育”、“严允”等。相传远古时曾遭黄帝驱逐。

殷周之际游牧于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宁夏、内蒙西部。西周初其势渐强,成为周王朝一大威胁。

周宣王曾多次出兵抵御,并在朔方建筑城堡。春秋时被称为戎或狄。

一说,玁狁为秦汉时匈奴的先民。《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淮南子·齐俗训》:“故四夷之礼不同,皆尊其主而爱其亲,敬其兄;猃狁之俗相反,皆慈其子而严其上。”《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荠,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

颜蚰古注引服虔曰“[荤允]尧时曰熏鬻,周曰猃允,秦曰匈奴。”《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冬来秋末反,去家邈以绵。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徙旋?”参阅《史记·匈奴列传》。

四、《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采薇采薇1, 薇亦作止2。

曰归曰归3, 岁亦莫止4。 靡室靡家5, 玁狁之故6。

不遑启居7, 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 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8, 载饥载渴9。

我戍未定10, 靡使归聘11。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12。

曰归曰归, 岁亦阳止13。 王事靡盬14, 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15, 我行不来16! 彼尔维何17? 维常之华18。 彼路斯何19? 君子之车20。

戎车既驾21, 四牡业业22。 岂敢定居? 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牡骙骙23。 君子所依24, 小人所腓25。

四牡翼翼26, 象弭鱼服27。 岂不日戒28? 玁狁孔棘29!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30。

今我来思31, 雨雪霏霏32。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1.薇:豆科植物,今俗名称大巢菜,可食用。2.作:生。

止:语助词。3.曰:说,或谓乃语助词,无义。

4.莫:"暮"的本字。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5.靡:无6.玁狁(xiǎnyǔn):北方少数民族,到春秋时代称为狄,战国、秦、汉称匈奴。7.不遑:没空。

遑,闲暇。启:跪坐。

居:安居。8.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此处形容忧心如焚。

9.载:语助词。10.戍:驻守。

定:安定。11.使:传达消息的人。

聘:探问。12.刚:指薇菜由嫩而老,变得粗硬。

13.阳:阳月,指夏历四月以后。14.盬(ɡǔ):休止。

15.疚:痛苦。孔疚,非常痛苦。

16.来:回家。不来,不归。

17.尔:"薾"的假借字,花盛开貌。维何:是什么。

18.常:常棣,棠棣。19.路:同"辂",高大的马车。

20.君子:指将帅。21.戎车:兵车。

22.四牡: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马高大貌。

23.骙(kuí)骙:马强壮貌。24.依:乘。

25.小人:指士卒。腓(fěi):"庇"的假借,隐蔽。

26.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27.象弭:象牙镶饰的弓。

鱼服:鱼皮制成的箭袋。服,"箙"的假借。

28.日戒:每日警备。29.棘:同"急"。

30.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31.思:语助词。

32.雨(yù):作动词,下雪。霏霏:雪花纷飞貌。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

《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

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

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

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

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

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

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

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

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

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

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因此,。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