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有哪几种种植方式
1、孤植:单位面积中只植一株,一般为树冠较大、树型优美的大型乔木。
2、列植:为固定行列栽植方式,如列兵排列一线,多用于行道树。3、对植:对称式栽植,一边一株,多指在路旁两侧应用。
与列植同为规则式种植方式。4、丛植:丛植是以3~10株同种或几种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这是一种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
5、片植:指较大面积地同植一种树木,乔木、灌木都能应用。6、群植:则是将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通常数量较大,十几株至几十株不等,甚至更多,以更加突出群体美,增强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适合大面积场所的布置、植物园的建造。
7、混植:即两种以上的树种混合栽培的方式,但要求条理有序、自然美观,不能有凌乱感。
二、植物有哪几种种植方式
1、孤植:单位面积中只植一株,一般为树冠较大、树型优美的大型乔木。
2、列植:为固定行列栽植方式,如列兵排列一线,多用于行道树。
3、对植:对称式栽植,一边一株,多指在路旁两侧应用。与列植同为规则式种植方式。
4、丛植:丛植是以3~10株同种或几种植物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这是一种自然式园林中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
5、片植:指较大面积地同植一种树木,乔木、灌木都能应用。
6、群植:则是将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通常数量较大,十几株至几十株不等,甚至更多,以更加突出群体美,增强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适合大面积场所的布置、植物园的建造。
7、混植:即两种以上的树种混合栽培的方式,但要求条理有序、自然美观,不能有凌乱感。
三、地理学科中的种植方式是什么
耕作制度又称农业经营制度、农作制度.它是耕作制度为农作物种植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是指以土壤耕作为中心,包括施肥、灌溉、除草、水土保持、轮作倒茬等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在内的农作体系.从广义来说,指农业熟制,作物布局.复种指数与耕作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耕作制度,在单位面积耕地上将原来一年只播种一季农作物的耕地,重复播种一季或两季,变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从而增加复种指数.水田 城、镇、村庄、独立工矿区内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于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的土地.水田按水源情况分为灌溉水田和望天田两类.灌溉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旱田 ①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②浇不上水的耕地.③在相对气候干旱并缺少人工水源达到地区,多采取这种因地制宜的耕作模式.④在我国,多在北方地区.如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青海西藏地区.水田和旱地的区别:年降水量>=500毫米的为水田,年降水量。
四、,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有哪些
一、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1、孤植孤植树又称为独赏树、标本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适宜作独赏树的树种,一般需树木高大雄伟,树形优美,且寿命较长,或具有美丽的花、果、树皮或叶色的种类.一般采取单独植的方式,但也偶有用2~3株合栽成一个整体树冠的.2、对植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园林植物,称之为对植.对植可以是2株树、3株树,或2个树丛、树群.对植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动势向轴线集中.对植的方式:(1)对称栽植 树种相同、大小相近的乔灌木配置于中轴线两侧,如建筑大门两侧,与大门中轴线等距栽植两株大小相同的雪松或桂花.(2)非对称栽植 树种相同,大小、姿态、数量稍有差异,距轴线距离大者近些,小者远些的栽植.3、丛植和聚植1)、丛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整体外轮廓线的称为丛植.丛植的目的主要是发挥集体的作用,它对环境有较强的抗逆性,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2)聚植(集植或组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不同种类的树种配成一个景观单元的配植方式称聚植;亦可用几个丛植组成聚植.聚植能充分发挥树木的集团美,它既能表现出不同种类的个性特征又能使这些个性特征很好地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集团美,在景观上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一种配植方式.3、群植(树群)由二、三十株以上至数百株左右的乔、灌木成群配植时称为群植,这个群体称为树群.树群可由单一树种组成亦可由数个树种组成.树群由于株数较多,占地较大,在园林中可作背景、伴景用,在自然风景区中亦可作主景.两组树群相邻时又可起到诱景框景的作用.4、林植是较大面积、多株数成片林状的种植.这是将森林学、造林学的概念和技术措施按照园林的要求引入于自然风景区和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配植方式.工矿场区的防护带,城市外围的绿化带及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等,均常采用此种配植方式.在自然风景游览区中进行林植时应以造风景林为主,应注意林冠线的变化、疏林与密林的变化、林中树木的选择与搭配、群体内及群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按照园林休憩游览的要求留有一定大小的林间空地等措施.。
五、作物的种植方式有哪些
作物栽培是应用优良的作物品种,科学利用土地、种子、肥料、水利、耕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将无机物质和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和化学能的生产实践过程,受自然条件和其他生产条件的影响,又受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
作物栽培的主要特点有: 1.严格的地域性 作物生产离不开光、温、水等自然资源,各种类型作物生长均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但地球上的环境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及地域之间均有差异。 大范围上有大的区域差异,小范围内,不同地区的纬度、地形、土壤、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种植作物的种类和采用的生产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
如高温地区选择耐热作物,预防热害的发生;高寒地区要利用耐寒作物,生产上注意预防低温冷害的发生;干旱地区应选用抗旱品种,栽培管理上采用抗旱措施;低洼易涝地区则要选择耐湿品种,作物栽培上注意防涝。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作物种类和品种,要求作物栽培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自然优势,切不可采取统一的作物生产方式或实行“一刀切”,以免造成失败,经济上遭受损失。
2.强烈的季节性 由于天体运动,地球上的光、热、降水的供应呈现季节性的节律变化,作物也适应了这种变化,其生命过程在时间上与环境的季节变化顺序具有一致性,作物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季节差异的影响。 古人云“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和“不违农时”都说明了作物生产的强烈季节性。
许多民间谚语,如“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芒种不可强种”、“处暑不出头,到秋喂老牛”及现代的水稻“不播五月种,不插六月秧”等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季节的深刻认识。要实现季季丰收,全年增产,必须合理掌握农时季节,使作物的高效生长期与最佳环境同步。
如果延误农时,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如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在4月中下旬播种,采用旱育苗方式,弥补积温的不足,延长水稻生育期,5月下旬插秧,不插6月秧,使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在孕穗、开花和灌浆期处在最佳的环境条件之下,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3.紧密的连续性 人类不断繁衍,对作物生产的依赖也连续不断,因此,作物生产也必须连续不断,一个生产周期与下一个生产周期、上一茬作物与下一茬作物都是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的。 作物生产的连续性要求农业工作者要有长远的观点,做到前季为后季,季季为全年,今年为明年,年年持续增产,不能有短期行为。
4.对土地的依赖性 土地是作物生产的空间基础和主要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土壤肥力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农业资源。 没有土地,作物生产就无法进行,许多人类的废弃物也不能经土壤转化再利用。
因此,必须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持地力不衰和土地的永续使用。 5.系统综合性 作物生产是作物、环境和人为措施综合作用的复杂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个因素的改变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因此,作物生产要求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采取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妥善地处理和协调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避免决策的片面性,以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物生产的总体效益。
6.技术的实用性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科学,着重将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作物技术和生产力。 虽然作物栽培学也包含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但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必须能够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做到简便易行、省时省工和经济安全。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之所以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就在于它的实用性,解决了水稻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推广10多年,至今仍为水稻生产中的主要栽培技术。
六、彼岸花的种植方法
可以露地栽培、温室盆栽、框式栽培或水培。
栽培时间:适宜的栽培时间是5~11月份,可以同花期控制相结合,切忌在长叶以后的冬季或早春移栽。寒冷地区应在春天栽种。
多数品种喜温暖的气候,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旬平均气温24℃,适宜石蒜生长。冬季日平均气温8℃以上,最低气温1℃,不影响石蒜生长。
栽培环境种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鳞茎顶刚埋入土面为好。要求排水良好的偏酸性沙质土或疏松的培养土,栽植时施适量的基肥,栽培后灌透水。
营养生长期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以防鳞茎腐烂。开花前20天至开花期必须要供给适量水分,以达到开花整齐一致,且延长花期。
可露地栽培。把主球四周的小鳞茎剥下进行繁殖。
将主球的残根修掉,晒两天,待伤口干燥后即可栽种。栽培地要求地势高且排水良好,否则应作成高畦深沟,以防涝害。
株行距15cm*20cm,覆土时,球的顶部要露出土面。一般每年施肥2~4次,第1次在落叶后至开花前,可使用有机肥或复合肥。
做切花的,在花蕾含苞待放前追施。第2次在10月底11月初开花后生长期前。
采花之后继续供水供肥,但要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鳞茎健壮充实。秋后应停肥、停水,使其逐步休眠。
挖球要选晴天,土干时挖起,除去泥土,略加干燥后贮藏。也可剪去叶片后,带土放温室内休眠,室温保持5℃~10℃,室内保持干燥,空气流通,以防球根腐烂。
生产上也可采用40cm*60cm的框式栽培法,一般每筐种球16个,此法的优点便于移栽,养护管理方便。生产中注意除草,一般可以喷洒除草剂,在杂草过长时使用,喷洒时间一般选在落叶后和采收后。
另外,可以进行盆栽,一般选用田间生长3年、能开花的大球,直径在7cm以上,可一盆栽一球,也可一大盆栽3~4个球。要浅植,使球的1/3~1/2居于土面上。
上盆后浇水1次,使土略微湿润即可,待发出新叶后再浇水。每半月施液肥1次。
在秋季叶片增厚老熟时,可停止浇水。待2~3月萌芽后,再翻盆或更换盆土。
培养土可用泥炭2份、园土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制而成,同时加入少量的基肥。夏季休眠期要少浇水,而春秋季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生长季节每半月追施1次稀薄饼肥水。石蒜喜半阴,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春秋季置半阴处养护,越冬期间严格控制浇水,停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