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男方写给女方日子书怎么写(结婚用的期书怎么写)

2024-04-09 情感 86阅读 投稿:心雨

1.结婚男方写给女方日子书怎么写

你说的是婚书么?老一辈人都懂吧。

婚书在早年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书写着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曾祖母的名字等等。

2.结婚用的期书怎么写

送日子,又称看日子、通日、下婆帖、下礼、查日子,即古代的“请期”。请期,原只是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请女方同意,在山东的一些地方,还要同时送聘礼。

谨遵坤命,选择嫁娶期

1、行嫁利月兹择于

*年*月*日,全吉。

2、娶送男女客人,忌

*相,大吉

3、上下车轿,面向*方

迎喜神,大吉。

4、安庐坐帐,宜用*屋*间。

5、冠戴面向*方迎贵神,大吉。

坐帐面向*方迎福神,大吉。

6、路逢井、石、庙宇,用花红遮之,大吉。

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金玉满堂,长命富贵。

*年*月*日

3.无为这边订婚有什么风俗讲究

订婚前先由媒人向双方父母说合,然后由男方送爆竹至女方家作为初步婚约,未送爆竹者先送庚帖亦可(俗称:发八字。

所谓发八字,就是男、女双方的生辰之年、月、日、时、辰干支)。有的先请先生算命看看男女双方的“八字”合不合后再订。

在“八字”没有大忌的情况下,再择日子向女方行过门礼,即给女方扯几件衣服,买几样头饰,配上几头(户)水礼(即:鱼、肉、糖、酒及猪肚子、心肺六色礼,其中堂叔、母舅为四色礼,一般亲戚仅送鱼、肉两样),由媒人和男方长辈配好贴上红纸的担子,礼品上用红线、红纸、红布包扎,并要求人数要成双,处处不离糕和松柏,象征步步高和万年长青。挑着担子送往女方的门上,燃放爆竹后女方以酒席宴请,称谓订婚酒。

通称“过门”,含南称“小过门”,含北称“送达号”,以示姑娘已经订了婆家。县内“箩窝订婚”者较少,指腹为婚者罕见,青少年订婚者居多,先抱养童养媳而后再婚者十分之一上下,订好即娶者少见。

女方在接到男方送来的庚帖,随后又将女方的庚帖带往男方。并把男方庚帖的上联抄在女方的庚上方(右方),并在下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俗称:传庚送帖,发“八字”才成双对。

至此订婚的事宜才算结束。从此男、女双方的父母就成了儿女亲家。

男女双方订婚后就算一对未婚夫妻,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向女方的父母及长辈拜年、送节。双方家庭有红、白喜事都要作为正式亲眷到场行礼(行情)。

订婚后有的过三年五载,有的还要等个十年八年的,一般根据双方的年龄及家庭的经济情况再决定结婚的年月。在男方的年龄、经济条件成熟后,想在当年迎娶时,在春天要送过门礼,并要接一次客(俗称:接春酒),含南称“大过门”,主要是宴请女方的亲戚,但女方的父亲必须到场坐首席。

男方的主要亲眷也来陪客,这时男方的亲朋也要送贺礼,待到结婚时再行第二次贺礼。含城、含北无此礼节,只到婚期前夕行一次大礼结束了事。

在接春酒(大过门)期前,先请算命先生选择喜日,一般的婚期都在农历的十冬腊月,腊月的日子不过二十,因为到了腊月二十三就要送灶准备过年了。在接春酒时就要订好年内某月某日为婚期。

俗称“择日子”。 结婚前的中秋节,男方要向女方的亲戚送节礼,而这个节礼要按规矩办,女方的堂叔、母舅、姑爷(父)、姨父以及表兄、表姐等都要送份节礼。

民间称这个节礼叫“拖酥”。收了这份“拖酥”礼的,都要准备给姑娘送嫁妆。

这一次拖酥礼品主要是:鸭子、猪肉、糖、酒、月饼、鱼六色。岳父家还要加桂圆、荔枝(以示婚姻圆满相互知己)等礼物。

也有“折干”的,即每份礼物一次包钱送去。在送礼时,男方将择好的日子,用红纸写好,以红布包缮,由媒人陪着一道送至女方家,这样结婚的时日已经定夺,不可随意改动。

4.安徽省无为县特有的节日习俗的作文600字

山东民俗源远流长。

从古史传说和考古发掘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地区大量存在,诸如饮食器物、衣着妆饰、生产工具、成年礼仪,婚姻形式、丧葬类型、图腾崇拜、山川信仰等,都显示出山东民俗的特点。商周时期,特别是齐鲁封建之后,山东曾经出现过列国殊俗的局面,但随着孔孟学说的形成,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便树立起了齐鲁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

从此,以“礼”为核心的山东民俗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处于主导地位/齐鲁风俗虽然有如上述的区别,但是同源于东夷文化的传统,又都以礼仪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齐地化礼为俗,无为而治,鲁地以礼易俗,广行教化,方法的不同,并不能改变基本内容的一致。这一时期兴起的孔孟儒家学说,对山东地区包括民俗在内的传统文化起了极大的规范作用。

孔子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就是对这一时期山东民俗文化殊途同归的一个基本概括。秦汉一统之后,山东地区的民俗仍大体统一在儒家文化思想的框架之内,并形成为传统。

其间虽历经数次改朝换代和异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礼仪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传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发展到近代,封建社会的没落,西方文化思想的传入,山东民俗开始向现代化演进。

“五四”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山东根据地的建立,使一代新风俗得以生成发展。根据地军民的新思想、新风尚在当时如春风吹遍山东大地,至今仍深深影响到人们思想的各方面。

沂蒙山区的春节群众性文艺表演活动,至今完全沿袭根据地老传统,甚至尊青年妇女为“识字班”的称谓都一如当年。真正的风俗大变革,开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风新俗与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山东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民俗事象层出不穷,使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专业的研究者一时也难以理出端绪。大家都以极高的热情欢迎这些新风新俗,冷静地、深刻地研究,显然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才能完成。

声明:沿途百知所有(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